绿茵彗星 - 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的尝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主场三球完胜诺丁汉森林,在送给了对方一个连续十六场不胜之后,曼联也开始逼近前两名——之前排名榜首的全英帮阿斯顿维拉在这轮联赛中客场一比二输给了布莱克本,积分被本轮获胜的切尔西追平,而曼联也以三十四分的积分逼近了和前两名之间的差距,切尔西和阿斯顿维拉的积分现在都是三十六分,而下一场,就是曼联和切尔西之间的较量!

    虽然不是榜首球队之争,可是也差不多了——没有人认为阿斯顿维拉的状态会继续好下去,虽然他们坚持使用全部都是英国球员的方式相当的值得人尊敬,可是在漫长的赛季中,首先被拖垮的反而是这种中游球队,而不是双线乃至三线作战的豪门。

    英格兰联赛的赛程之混乱从这个对阵中就可以见一斑——在十三天前,曼联刚刚在主场和切尔西打成了一比一平,十三天后,他们就又要进行一场联赛了——上半赛程和下半赛程截然不同,只有天才才能够安排出这样的赛程出来……在打完诺丁汉森林之后,曼联全队立即远征伦敦,备战这场关键的比赛,如果能够在客场击败切尔西,曼联就能够一鼓作气的回到榜首位置——这个赛季他们开局不佳,还从来没有回到榜首的位置过,当然,还得看阿斯顿维拉是否能够击败谢周三,否则曼联也只能回到联赛第二的位置而已……赛前弗格森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就是斯科尔斯提前伤愈复出了,而坏消息就是,本赛季曼联进球最多,最近表现也越来越好的约克受伤了,他将无法在这场重要的比赛中出席……弗格森果断的调整了阵容,斯科尔斯首发出场和科尔打双前锋,泰格也同样的首发出场——之前泰格转会到曼联之后,媒体一直假设的泰格和斯科尔斯同时出场,两人轮流出任影子前锋的战术设想,终于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实现了……“泰格,你的位置可以更灵活一些,不管是瑞恩还是大卫前插,你都可以去他们的位置补位,保罗,在这种情况下,你还是做你最熟悉的工作——后排插上,远射……前场只有安迪一个前锋,所以得分,更多的要靠中场球员的前插,切尔西的防守很强硬,但是不够灵活,这一点,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地方。”

    赛前弗格森在更衣室里对泰格和斯科尔斯说,如何安排这两个位置重叠却风格迥异的球员也让弗格森伤透了脑筋,之前因为泰格和斯科尔斯的轮流受伤让他暂时不需要面对这个问题,可是问题迟早也是要解决的,现在约克无法出场,也可以让弗格森试验一下这两人在场上共存会是个什么样子……弗格森相信斯科尔斯是一个绝对能够听从命令的球员,让他打什么位置他都会兢兢业业的打好,而泰格则不一样,你让他打其他的位置,他也会去做,但是那股不情愿的劲头是个人就能够看出来。

    弗格森其实并不是太喜欢泰格,然而在很多时候他却不得不用泰格,原因很简单,泰格很好用,虽然加入曼联才半年的时间,可是他已经在场上帮助曼联拿了好多分,本赛季开始以来曼联的状态一直不算太好,尤其是在防守上,因为斯塔姆还在熟悉英超的节奏以及熟悉队友,而他又是后防线上很重要的一环,再加上基恩久疏战阵,对禁区前沿的保护也不太够,所以他们丢了不少球,经常能够打出四比三、三比二的大比分,固然证明他们的进攻很出色,可是也证明了他们的防守相当的一般,在这种情况下,泰格至少有好几次都是在平局的情况下最后阶段爆发为曼联拿到了三分,这其中就包括了冠军杯客场四比三击败巴塞罗那的比赛和联赛中主场三比二击败利兹的比赛。

    弗格森知道自己必须做出决定了,两个人中间,他必须选择一个,泰格表现出色,可是斯科尔斯的表现也并不差,一度坐上替补席上的他在首发出场的比赛中也表现得很好,联赛开局阶段泰格表现良好,但是曼联的平局却很多,而斯科尔斯在场上的时候,曼联的胜率明显的提高了许多,就算是最近泰格表现如此风光的时候也不能够掩盖这样的问题,他可以经常爆发帮助曼联拿下胜利,曼联依然会碰到很多的平局……冠军要在三月才会重燃战火,抽签的结果是曼联对阵国际米兰,先主后客,在那之前,曼联必须要在联赛中取得一定的优势才能够专心的去打冠军杯,毕竟他们最大的对手阿森纳现在和他们的积分差距也并不大,更何况从冠军杯出局之后,阿森纳可以把注意力完全的放在联赛中来,上个赛季阿森纳就是趁着曼联分心冠军杯的时候在赛季下半段反超了曼联,弗格森不得不提防着这一点。

    本赛季切尔西的主教练换成了维亚利,他和上赛季的古利特一样,都是球员兼教练,不过很显然的是,光头维亚利要比古利特当教练好得多,这个赛季他们在联赛中的表现相当不错,也一直保持了在欧洲优胜者杯中的胜利,在经过几年的买人之后,切尔西也已经开始成长为了一支足以能够威胁到曼联的球队。

    本场比赛切尔西的首发阵容是四四二,守门员荷兰人德胡耶,右后卫西班牙人费雷尔、法国人德塞利和勒伯夫搭档中卫,左后卫是英格兰老将勒索,中场迪马特奥和怀斯居中,两翼是罗马尼亚人佩特雷斯库和尼曰利亚人巴巴亚罗,锋线上则是矮脚虎佐拉与挪威高中锋弗洛的搭档。

    本赛季开始以来,切尔西延续了他们买外援的传统,法国人德塞利和丹麦人小劳德鲁普都是在世界杯上表现极其出色的球员,意大利人卡西拉奇则是成名以久的锋线杀手,然而除了德塞利迅速成为切尔西后防线上的定海神针之外,小劳德鲁普和卡西拉奇的表现相当的一般,在锋线上他们可以依靠的依然是老将佐拉和小将弗洛——这两名前锋转会到切尔西来的时候花费都不多,却成了英超最有效率的前锋搭档之一。

    切尔西是英格兰最早开始大量使用外援和外籍教练的俱乐部之一,贝茨这个犹太人在花费了一英镑买下负债累累的切尔西之后就开始致力将这支球队打造成英格兰赛场上富有竞争力的球队,而他们的球队也打上了很深的意大利人烙印——他们阵中有很多意大利人,上一任教练古利特在意甲踢球很多年,维亚利则压根就是意大利人。

    尽管维亚利是一名前锋,可是他依然有着意大利人的保守,稳守反击,边路快速突破加上前场的影子前锋和中锋的配合,每一样都带着意大利人传统的烙印。

    比赛从一开始就陷入了中场来回的拉锯,尽管采用的是意大利人的防守反击战术,然而维亚利却入乡随俗的加以了改良——这是他胜过古利特的地方,将防线前移,推向中场,切尔西的四名球员都是能跑能抢能对抗的壮汉,在那个小眼睛圆睁的从不缺乏斗志的怀斯的率领下,在中场展开了不知疲倦的跑动和凶狠的逼抢。

    曼联自然不是什么脆弱的球队,基恩一直都是英超赛场上的了一句,基德却听出了弗格森语气中巨大的激动!

    基德抬头准备再看场上的比赛,弗格森却又轻轻的说了一句:“留下来吧……至少把这个赛季待完,曼联现在已经到了出成绩的时候了,现在走的话,太可惜了。”

    基德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他妈的,这个老家伙还真难缠。”

    在连续用技术突破了勒伯夫几次之后,盯防泰格的球员就换了人——法国国家队队长德塞利换过来盯防他了,尽管都是法国人,可是很显然的是德塞利的防守能力要比勒伯夫出色多了,泰格几次突破都被他冷静的拦了下来,就算断不了球也会被德塞利稳健的逼到角落里,在身体对抗上,泰格完全不是这个黑大个的对手。

    这也难怪,虽然泰格现在的身体对抗能力可以让他不惧怕绝大部分壮汉,可是德塞利却是个例外,别说他的力量要超过泰格不少,就连体格上都是大占便宜。

    就象是一座沉默的会走动的山一样,封杀了泰格一切突破的可能的路线。

    “又是法国人,我真讨厌这帮来英超混饭吃的法国佬。”在心里骂了一句对所有法国球员不敬的话,泰格就开始在心里琢磨着如何对付德塞利了。

    纯粹靠过人是不行的,德塞利的经验和在全世界最难踢的意甲磨练出来的防守技巧和意识可不是吃素的,在世界杯上,全世界球迷都见识到了图拉姆是如何将罗纳尔多吃得死死的,德塞利虽然不是图拉姆,可是在防守能力上,他无疑和图拉姆一样,是处于那种世界顶级的地位。

    经验、判断……这些东西泰格都不占上风,速度也是一样,贴身对抗他的灵巧可能要起到作用,可是身高一米八八的德塞利只要动一下,就能够拦住他大部分的前进路线,同样的也是无法获得好机会的。

    其实这就是泰格现在最大的问题了,在碰到困难的时候,他很本能的第一时间想的就是如何用个人力量去干掉对手寻找机会,而不是和队友做配合,这也是和他出身普雷斯顿这支实力一般的球队有关,因为在大部分时候,他还是只能靠自己来解决问题。

    上半场第三十二分钟,泰格再次回撤拿球,德塞利却没有逼上来——他的位置是中卫,而泰格虽然打的是前锋,可是他能够到处跑,德塞利却不能……顺利的转过身来之后,泰格脑海中灵光一闪。

    对啊?为什么自己要突破德塞利才能进球?你在禁区里,我就在外面带球突破远射,反正自己远射能力又不差!你要是出来防守我,那禁区内的防守就薄弱了,禁区内的一对一,怎么着都算是防守球员吃亏。

    如果是切尔西的中场球员来防守自己的话,那把球传出去就是了——曼联的中场也不是吃素的!

    果然,在泰格开始拿球前进的时候,迪马特奥过来防守他,泰格却迅速的将球横传了出去,从后排插上的斯科尔斯抡起右脚,不停球直接远射!

    斯科尔斯的中距离远射向来都是世界级的,这脚远射尽管距离有些远,却依然迫使德胡耶作出了一次精彩的扑救!

    “对,就这么打!”场下的弗格森难得的挥舞了一下拳头,然后冲着场上喊。

    泰格对场下竖了个大拇指,表示自己知道怎么做了。

    第二前锋嘛,又不是中锋,谁就规定前锋一定要在禁区内射门的?你德塞利要是出来,我就传给约克,让约克在禁区内和勒伯夫一对一,不出来的话,我就自己过人,当我有距离冲起来之后你德塞利要防守我也会困难得多了吧?中场过来协防的话,斯科尔斯就没人防守了,怀斯回防的话,基恩也能顺势插上——曼联的四个中场可是都有进攻能力的!

    看看你切尔西要怎么做!

    (未完待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