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 - 第 49 部分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在经历了最初的慌乱之后,冀州军开始缓了过来,他们在领兵小校的带领下开始进行结阵反击,然而还没等他们进行攻击,近千名白衣人如闪电般快速滑到了远处,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从这一刻起,辽东军的小股部队无时无刻不在袭扰着冀州军,把他们死死的拖在了冰天雪地之中。这个时候,冀州军的田丰终于表现出了他卓绝智慧,在他的建议下,冀州军在行军队伍的两侧配备了弓箭手,只要看到辽东军来袭,就远远的用弓箭射去,这个办法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智勇双全的赵云却改变了进攻的方式,不断的打击着冀州军。

    正文 第133章 雪地游击出奇兵

    经历了赵云的一连串打击,冀州军在田丰的略划下终于改变了作战方式,以弓箭兵护卫两侧,以防范辽东军的袭扰,但智勇双全的赵云也随机应变,改变了战术。

    走过了一片茂密的林地,来到了一片平原之上,淳于琼松了一口气,在平原上对装备精良的大部队进行伏击无疑是一种自杀性的行为,因为在一眼望到边的平原上,根本没有可供隐藏的地点,敌人只能正面对行突击,这是拥有着众多数量的弓箭兵来说是愚蠢至极的,锋利的箭支将把来犯敌人当成活靶子,想到这,淳于琼立即吩咐安营扎寨,冀州军开始忙碌了起来。就在此时,意想不到的事情竟然真的发生了。

    毫无征兆的,在靠近冀州军数十米的雪地下,几百条白色的人影突然冲天而起,漫天的星形暗器向冀州军辟头盖脸射了过来。惨叫之声立时响成了一片,只一瞬间,毫无防备的冀州军就被摞倒了五百多人,不过平常有素的训练让他们快速的缓了过来,在淳于琼的指挥下迅速集结成阵进行反击,不过,这突然出现的数百人却向远方奔去,一下子钻入了厚厚的白雪之中,突然在他们的眼前消失的无影无踪,再也找不到一丝痕迹。气极败坏的冀州军立即在雪地中如大海捞针一样寻找着袭击之人,然而就在这时,白色的身影却再一次出现在了他们的背后,一阵惨叫声顿时从冀州军的背后传来。正在前方搜索的冀州军立即转身向后杀来,不过如同先前的翻版,这些人又如狸猫一样消失在茫茫的大雪之中。由五行使者调教出来的特种兵将冀州人打的焦头烂额一悉莫展。

    前方,赵云的先锋将冀州军死死的拖住,后面的袁新利用这个时间率三万士兵正全力追击而来。三万对五十万,这个比例相差确实有点悬殊,但是袁新坚信,兵贵精不贵多,袁新自有其取胜之道。

    首先,冀州军经过几个月的长途中跋涉已经疲惫不堪,减员非常严重,实际数量已经只有四十万左右了,而袁新除了这三万士兵还有一万在冀州军的后勤线上活动,一万则在冀州军的附近时刻准备配合大部对其实施打击,这些人都是百战之师,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再加上几个月来的养精蓄锐,现在一个个壮的就像嗷嗷叫的小老虎,其战斗力是非常惊人的。

    其次,冀州军不适应辽东的认气候,军中多有伤寒流行,再加上缺衣少食,体质已经急剧下降,在雪地中的行动更是步履为艰。反观辽东军,因在本土作战,对寒冷的气候已经习以为常,再加上袁新为每个人都配备了滑雪板,在雪地中的行动速度大为增强,可以不间断的对冀州军任意一点实施不间断的打击,牢牢的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第三,冀州军士气衰弱,加之士兵在严寒的打击下归心似箭,战斗力已经大减,而袁新军因是本土作战,将士同仇敌忾,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对方,有些三点,袁新就有了必胜的信心。

    山峦之间,茫茫的白雪之上,无数脚踏滑雪板的辽东军快速的向前行进着。“呵呵,主公,这滑雪板真是太好使了,这要是不用迈步就一下到底了。”

    廖化乐呵呵的说道。

    廖化的话让袁新不禁有些得意,嘴中不由说道:“我这知识啊,都学杂啦。”

    “那是当然,以主公的英明神武,又有什么不知道的,简直就是非人类呀。”

    徐庶在一边溜缝道。

    说实话,徐庶走的这段时间,袁新真觉的寂寞的很,身边连个吹牛拍马和自己拌嘴的人都没有,又有什么意思?袁新说道:“我说元直,咋几天不见这拍马的功夫又退步了呢?这拍马屁要拍的不露声色,要让领导听着顺耳,看着舒心,还要别人不恶心,你这也太露了吧,小心引起别人的反感。”

    徐庶一摇头叹道:“哎,这年头连说句真话也不敢哪!”

    徐庶一脸无奈的表情。

    “靠!还没完了你,废话少说,前面就是冀州军了,立刻加紧行军,我非捉到袁绍,把这个胖子爆扁一顿不可。”

    一提起袁绍,袁新就一肚子的气,自己没惹他,他总是找自己的麻烦。

    “我看还是免了吧,袁绍可捉不得。”

    徐庶阴阳怪气的说道。

    “这是为什么呢?”

    袁新有些纳闷的问道。

    “主公你想啊,袁绍若被杀,冀州一定大乱,那么离冀州最近的曹操就会近水楼台先得月,等主公你千里迢迢赶到时,冀州早已成了曹操的天下了。曹操是世之枭雄,可比袁绍难对付的多,与其养肥一个强大的敌人,不如给他制造一个强大的对手,这样我们就可以趁他们两败俱伤之时一鼓作气荡平冀、青、幽、并、兖、豫各州,天下何愁不定?”

    细细的品味了徐庶的话,袁新觉得很有道理,看来此时袁绍还真动不得,自己可不能让曹操捡了大便宜,想到这,袁新下了决心。

    “主公,我下去喽!”

    廖化兴奋的大叫起来,袁新抬头看去,原来已经到了山顶之上,廖化一马当先走在最前面,只见他两腿一蹬,哈哈大笑着如离弦之箭向山底滑了下去,然而初学乍练的他滑到一半时却突然一个重心不稳,连滚带爬的折了下去,等他从雪堆中爬出来之时眼中、鼻中、口中,全身各处全都是雪,特别是那向外支出的胡须也变成了白色,活脱一个古典版的圣诞老人,见到廖化这个模样,众人都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我们也走!”

    袁新大叫着向下滑了下去,只见他在高速滑行中从山坡中间一个凹形的陡坡里面向空中一跃而起,以一个标准的跳台滑雪姿势在空中直体侧空翻720度稳稳的落在了地面之上。“耶!”

    在袁新的大叫声中,众人一时目瞪口呆的立在当地。

    正文 第134章 山路设伏

    深夜,外面寒风刺骨,可袁绍的大帐内却温暖如春,几个随军的丫环正在不停的为他擦拭着身体。袁绍两眼红肿的眯成了一条缝,正躺在貂皮被上不住的呻吟着,那一身的肥肉不断的颤动着,活脱一只没毛的大熊猫。

    只见袁绍的眼中不断的湛出泪水来,不停的用绢布擦拭着。请不要误会,袁绍可不是为士兵受苦受难而觉的伤感,他只是因为白雪折返阳光太过刺眼而得了雪盲症而已。冀州人对辽东这白雪皑皑的世界真的知之甚少,很多人因为刺睛的雪光而得了雪盲症,两眼什么也看不到了,对这样的士兵,袁绍二话不说,把他们往后队一扔,任由其自生自灭了,当然,他自己倒是个例外,而且被侍候的很好,每天由八个人分成两班轮流抬着舒舒服服的赶路,晚上又有一个个如花似玉的大屁股妹妹服侍,舒服的要死。

    “哎呀,给我轻点!”

    袁绍大叫着,一脚把正在给他揉脚的丫环踹倒在地,吓的小丫环如捣蒜般的不住磕头求饶。

    “都给我滚!”

    袁绍大骂道。几个小丫环连忙退了下去,袁绍又躺在床上“哎哟、哎哟……”

    如杀猪般的叫了起来。还是郭图了解袁绍的心事,立即将以前抓来的两个美女送了过来,袁绍用力的睁着那眼中间的那一条小缝,终于让他看清了两个如水葱般白嫩的躯体,不管怎么样,正事还是不能耽误的,天天不重样,夜夜做新郞的准则可不能丢,想到这,袁绍眯缝着两只熊猫眼扑了上去……

    三日后,冀州军终于过了昌黎,袁绍那颗一直悬着的心才稍稍安定了一下,只要再过了前面的柳城,就可以越过长城进入中原了,到那时,一切就安全了。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他这么乐观,比如田丰就是一个,在整个冀州军中,田丰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为人清高,说话刚直,敢于直言犯上,几乎所有人都被他得罪遍了,他这一生中,只交了一个朋友,这个人就是沮授。

    沮授也是一个才华横溢、足吗智多谋的人物,在三国早期,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大腕,但沮授与田丰不同,他更擅长的是治理地方,而且他相较田丰起来,更显得老练圆滑一些,田丰很多时候口无遮拦得罪人,最后都是沮授给他擦屁股。在如今这个非常时期,两个人又聚在了一起。

    “则注(沮授字)你看我们前途如何?”

    田丰问道。

    “元皓(田丰字)虽说已经过了昌黎,可我总觉得袁新不可能就这样让我们溜回去,他一定会做点什么。”

    沮授说道。

    “不错,我也这么认为,从昌黎到邺城之间,只有柳城附近与右北平附近群山环绕,地势险峻,而右北平离此太远,况且又与冀州相近,易于我冀州我军进行支援,袁新是不会舍近求远在那里对我军进行攻击的,换而言之,他只能在柳城以西的山地之中设伏,那里是我军的必经之地,也是他最好的机会。”

    “元皓兄,你说的不错,我也认为袁新在那里设伏的可能性比较大,我们有必要提醒主公。”

    沮授说道。

    “我这就去。”

    田丰火急火燎的就要去见袁绍,但沮授一把拉住了他,语重心长的说道:“元皓兄,你的脾气太烈,有些话恐怕主公听不进去,这方面我们要多向郭图学学,这次还是我去说吧。”

    “哼,郭图那个小人有什么好学的,我一直以与他同殿为臣为耻,不过这次你去说也好,我在一边敲敲边鼓。”

    “那就好,我们这就去吧。”

    沮授与田丰一同向袁绍的大帐而去。

    听了沮授的话,袁绍也不由的重视起来,看来前途还不是一帆风顺哪,自己真的要多加小心,于是他立即把郭图、许攸、逢纪、淳于琼、韩猛、蒋奇得一干文武召集过来商议此事,最后决定以淳于琼率五万精锐以弓箭开路,韩猛率兵两万断后,蒋奇居中率五万名弓箭手分列于大队两侧掩护前进,如遇敌阻,不惜一切代价以弓箭开路攻击前进。袁绍相信,自己的安排可以说是百无一失,十万名弓箭手,这一齐射出去可以把一座山都变成箭山,自己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柳城以西有一片连绵的山脉,是辽东通往中原的必经之路,现在袁新与他的辽东军正在这片山脉中等待着袁绍这条胖头鱼儿的上钩。天空中刮起大风来,地上的白雪被卷起到空中,在呼啸的北风中直往人的鼻眼里灌,让人眼睛都睁不开。

    “主公快看,他们来了。”

    身边的侍卫说道。袁新定睛向下看去,只见远处的山脚下无数的士兵如蚂蚁一样的地雪地中进行着。袁新心中不由兴奋起来,终于见面了,这回我要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想到这袁新一挥手,传令兵立即一摇旗,所有人都从山顶之上把头缩了回去,进行着战前的准备。

    袁绍的军队终于进入了山中,只见前面的弓箭手突然间蹲了下来,不断的向两侧的群山之中发射着弓箭。“他们在干什么?难道我们被发现了?”

    廖化等人心中充满了疑惑,抽刀就要冲下去,但袁新一把拦住了他,别人不了解,袁新可是了解的很,在一千多年后,东方的那个叫东瀛的岛上的军队杀到了中国,他们在行军中就是用这一招来进行火力侦察。没想到在他们一千多年以前,中国人已经使用这一招了。

    袁新猜的不错,这正是郭图想 出的一招,凡是遇到可疑的地点,就以弓箭来试探两侧群山之中是否有敌军的埋伏。

    “嗖、嗖!”

    的箭支飞过之声不绝于耳,袁新只听“扑哧!”

    一声,一支铁箭正扎在身旁侍卫的之上,只见这个侍卫咬着牙坚持着,豆大的汗水从他的额头淌了下来,但他愣是忍着一声也不吭。袁新弯腰走到了侍卫的面前,用手在他的肩膀上一拍,赞许的向他点了点头。侍卫那坚定的眼神仿佛在跟袁新诉说“请主公放心,就算是死,我也不会出一声。”

    袁新点了点头,果然是好样的,正是有了这种顽强的作风,辽东军才走到了今天,才能在列强环伺之下立于不败之地。

    正文 第135章 大戟之士舍我其谁

    锋利的长矛在雪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耀眼的寒芒,向冀州军直冲了下来。“扑!扑!”

    伴随着一声声透骨而过的响声,冲在前面的冀州军被长矛贯胸而过挑了起来,辽东军的长矛手去势不减,依然全力的向下滑行着,“扑……”

    伴随着一连窜的响声,冀州军不断的被长矛刺入,有的长矛上竟然同时穿了四、五个冀州军向下滑行着,一路之上,狂喷的鲜血将洁白纯净的白雪染成了红色的通道。

    就算再勇敢的人面对这种恐怖的屠杀也不由的颤抖起来,冲在后面的士兵纷纷躺在地上向山下滚去,运气好的一直滚到山下,运气不好的,头磕着石头也就一命呜呼了。辽东的长矛手依然去势不减向山底的盾牌手阵中冲来。

    在长矛手的冲击下,统兵的蒋奇也独不能支,最后只好一抱头,缩成了一个个肉球从山下滚了下来,所幸蒋奇皮糙肉厚,再加上积雪深厚,蒋奇只受了点皮外伤,并无大碍。眼见长矛手向下冲来蒋奇大叫道:“弓箭手快给我射!”

    山下的弓箭手刚才因为怕伤到自己人一直没有动作,看到蒋奇下了命令立即箭如雨发。正向下滑行的长矛手与没跑下来的冀州军顿时被射的一阵狼哭鬼嚎,成片的倒在地上。

    冲在后面的长矛手立即从背后取出一个辽东所有的松木盾,松木是质地是非常坚硬的,在辽东地区,因为气候寒冷,所以树木生长周期长,往往百年的松木不过一抱粗,这也造就了树木质地的坚硬,松木盾坚固异常,外面还包了一层铁皮,就算刀斧也不能轻易的砍透,只见辽东士兵身体向下一蹲,藏在木盾的后面继续向下滑行着,飞射的弓箭在接触到木盾之上时大多被崩的四下飞出,只有极少数的插在了上面。

    转眼间,长矛手已经冲到了前排的盾牌手面前,只见他们一挺身,脚下用力一蹬,一个加速向盾牌手直冲过来。“砰!砰!”

    之声不断的响了起来,冀州军的盾牌手在强烈的冲击之下阵势一下子被冲开了,长矛手不断的从盾牌手中间穿过进入了弓箭兵的阵中,不过这时他们去势已尽,冀州军立即从四面八方向他们围了上来,短兵相接时,巨型长矛无疑是吃亏着,长矛手立时陷入了被动之中,不断的被冀州军砍倒在地上,不过这种情况并没有维持多久,辽东军的第二轮攻击波已经到了。

    五千名刀牌手分成五排,从哥山上滑了下来,一波又一波的以强大的冲击力杀入了冀州军中,由于前方盾牌手与弓箭手组成了阵形已经被长矛手冲的七零八落,所以这些刀牌手如入无人之境,高速的滑行中,手中的大刀不断的向四周砍去。而山顶之上辽东军的弓箭兵则立时冲到了山腰以下,向四下里不断的发射着。

    在辽东军不间断冲击下,冀州军终于渐渐的有些吃不住劲了,前方的队伍不断的向后退去,而后方的也被这种败退所感染向四外散去,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将这种失败的气氛不断向后传递着,眼见冀州军已成崩盘之势,袁新立即把自己的预备力量全部投了进去,一时之间,冀州军被彻底的击垮了,中军的崩溃让前军与后军的士卒也乱成一团,被随后追来的辽东军打的四散而逃,可是,他们的两腿怎么能跑得过辽东军的滑雪板?辽东军如一只只凶残的恶狼在雪地之上不断的进行砍杀着,每一刀下去,都有一颗头颅的飞起,现在的战场就如同一个大型的屠宰场一样,两山之间已经成了血红色,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那么的诡异。

    伴随着士卒的溃散,袁绍与一干谋士在侍卫的护卫下不由的向前方亡命而去。不过,袁新可不会这么轻易就把他放走,虽说不能把你捉住,但也不能让这胖子这么得意,怎么说也得把他吓个半死,于是袁新立即派廖化在后边带人一阵咋咋呼呼的大嚷大叫着,“活捉袁绍啊,不要放跑了他呀!”

    把袁绍吓的风声鹤唳,一路狂奔。

    “袁绍在这哪,快捉住他呀!”

    大叫声中,高顺领兵从一旁冲出,向袁绍杀来。袁绍此时身边已无大将,立即陷入了绝望之中,就在这危及时刻,只听身后一声大叫:“主公休慌,韩猛来也。”

    来者正是河北庭柱韩猛。

    袁绍手下有五员大将勇冠三军,分别是颜良、文丑、张郃、高览,是为四庭一柱,其它四将为四庭,而韩猛就是那一柱,如今四庭已去,只余一柱,韩猛现在乃是当之无愧的冀州军的第一勇将,只不过因他与韩馥有那么一层亲族关系,所以袁绍宁肯任用贪杯的淳于琼,而一直不敢重用于韩猛。

    当下韩猛率千余士卒抵住了高顺,袁绍与众谋士借机在侍卫的护从下杀了出去。已经渐渐的接近山势的尽头了,袁绍不由长出了一口气,这下可算摆脱辽东军的追击了,可要出了这座山,就可以与前面的士卒会合,那样就安全了。

    “杀呀!”

    震天的呐喊声一下子响了起来,袁新手下的西凉降将王方带人从后面追了上来。袁绍此时已经人困马乏,手下只剩下几十个侍卫,根本无力再战,眼见就要命丧黄泉之即,一道雄壮的身影飞马而来。

    “休伤吾主!”

    前军的淳于琼带着士卒及时的赶了过来。

    “袁绍哪里逃!”

    王方大叫着追了过来。

    “大戟之士何在!”

    随着淳于琼的一声大喝,五百铜盔铜甲的士卒在将军吕翔的带领下挺身而出,转眼间排成了鱼鳞阵。“大戟之士,舍我其谁!”

    五百人的铠甲在雪光下发出灿烂的金光,手持着近两米长的大戟迎向了王方。不愧是袁绍手下最精锐的部队,王方手下的西凉旧军与之刚一接触就倒下了一片,仅仅五百的大戟之士硬是将数千的西凉旧军拦了下来眼见已经无机可趁,王方只好无奈的带人退了回去。

    历尽了无数的艰辛,袁绍终于从柳城的山地之中逃了出来,一路之上风餐露宿,一刻不敢停留,终于在一个月之后赶到了右北平,此时已是公元196年的初春了。右北平城中,看着百死余生的众将袁绍不由放声大哭,回想刚出征时浩浩荡荡的五十万大军,是何等的豪气冲天,而如今,在自己身边的只剩下了三万人的残兵败将,怎不令自己肝肠寸断?所幸辽东幸存的士兵陆续的逃回,渐渐的,袁绍又收集了十几万人马,有信息风传袁新正在向右北平赶来,于是袁绍再也不敢停留,把右北平留给吕翔镇守,自己带着残兵败将回转冀州。

    正文 第136章 冲冠一冲白门楼

    袁绍与袁新交战的同时,兖州的曹操亲起二十万大兵东进徐州,拉开了吕布大战的帷幕。探子飞马将曹操来犯的消息传到了徐州,听闻曹操到来,吕布立即与陈宫、陈登、陈圭等一干人商议对策。最后商议,以陈宫、陈登守崤关,张辽守小沛,吕布自守徐州,只等曹操的到来。

    曹操的大军来到小沛以西的丰城,在这里,早有一个人在等候着他。“元龙(陈登字)你果然来了。”

    曹操的笑容如阳光一般明媚。他的身前,一个瘦高的大个子向前一躬身说道:“曹公来到,元龙怎么能不来呢?请曹公放心,袁术与吕布的联盟元龙早已设计破坏了,眼下徐州已无救援之兵,一切只等曹公了。”

    “呵呵,很好,有了元龙相助,徐州可矣,只要得了徐州,这广陵太守就是元龙你的了。”

    “谢曹公,元龙非为自己的高官厚禄,实为不忍徐州百姓长期陷入战火而流离失所,希望曹公占据徐州以后一定要善待百姓。”

    陈登躬身说道。

    “元龙果然是忧国忧民之士,你放心,只要我得了徐州,一定要百姓安居乐业。”

    曹操点头答应下来。

    “陈登代徐州百姓在这里谢合过曹公。”

    陈登向曹操一拜,但曹操立即扶起了他,“元龙何必如此,公为百姓,我又何尝不是为了百姓?元龙先行一步,我大军随后就到。”

    陈登一施礼,上马向远方疾驰去。陈登是土生土长的徐州本地士族,在他的字典里是没有一臣不事二主之类的字眼的,他所做的一切,一是为了自己,二是为了徐州,只要让自己与徐州百姓能避免战火的荼毒,那么跟着谁还不是一样呢?所以刘备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