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玉帝姬 - 分卷阅读12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小厮慌张伏跪下去, 从口袋里摸了一封信笺呈上, “世子和帝姬的信笺没送过来,这儿只有郑美人加急送来的一封信。”

    “王爷,快打开看看!”秦氏连忙拽着忠勇王的袖子, 迫切着急地瞧着那一封信笺。

    忠勇王将小厮手里的信笺急急抽出来, 手忙脚乱地拆开了,呆滞着神色往下一行行读下去。

    一旁的门客党羽们也惶急着围上来, “王爷, 宫中究竟是怎么说的?”

    信没看完,忠勇王的脸色突变,万念俱灰颓然地往后踉跄了几步,吓得秦氏手忙脚乱赶紧搀扶住他, 脸色惨白颤声:“王爷,究竟是怎么说的?”

    忠勇王面如死灰,只扬手把一张信纸塞进秦氏怀中。

    秦氏惶惶捏着信纸垂眸去读,不过读了几行字,她的手便止不住地打颤。

    “……陛下,这是要我们一家四口的性命啊。”忠勇王神情呆滞了一会儿,蓦地又痴痴笑起来,“作孽、作孽啊!想不到本王已经退步至此,他们母子还是不肯放过本王!”

    一旁的门客们拾起掉落在地上的书信,簇拥在一处迅速看完了。

    一时,屋中所有人都静默了。

    忠勇王夫妇已经颓然倒地,为首的一位门客党羽们朝着他们夫妻跪下去,将头上的官帽摘了下来,放在了自己的膝盖边。

    忠勇王怔怔瞧着那人:“事到如今,你这又是做什么?”

    “王爷,臣下等,追随王爷多年,实在不忍心看到王爷被逼成今日这般模样。”那人沉声道,“大燕无福,有这样暴虐不仁的君主。当今天下苍凉,民不聊生,王爷处处为君,却处处遭逢猜忌,事已至此,是在无需再做这样君主的人臣了。王爷,反吧。”

    一阵风过,忠勇王呆愣地瞧着他,“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

    “今日再不说这一句诛心之言,明日还能留下性命不曾?……王爷,不论王爷是否有反心,陛下都不会再留您的一条性命了。您当日送郑氏入宫,想要笼络圣心,可是今朝,却还不是一样被逼到了这样的境地?您和王妃为之担忧盛京宫当中的世子和郡主,您以为,陛下杀了您以后,就会放过他们么?陛下不过是等着先让王爷您乖乖赴死,再慢慢斩草除根。王爷,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您不破釜沉舟,难道真的就愿意葬送性命在这等昏君的手中?”

    秦氏嚎啕大哭起来:“王爷!妾身只有这两个孩子,您一定要救这两个孩子出来,王爷!您要为咱们的孩子想想!”

    忠勇王坐在众人之间,攥紧了拳头,沉痛闭上眼。

    “若是王爷敢破釜沉舟,我等追随王爷多年,一定豁出性命陪王爷闯出这水深火热。何况,明昭帝不仁不义,受天下痛恨,王爷您善济百姓,镇南方莲华教叛乱,开仓填黎民饥肠。此番,乃是义举,是天下归心啊!”

    扑啦啦一片,灯火明灭重重的狭窄室内,接二连三的人将头上的官帽摘了下来。

    众人齐齐朝着忠勇王的方向跪下去。

    “王爷,反吧。”

    按着宫中大祭司择定的吉日,明昭帝一行启程前往骊山行宫。

    李太后未曾跟随,除了前往行宫养胎的安贵嫔,只不过带了魏皇后、李贤妃还有一干明昭帝素来宠爱的姬妾和儿女,人数倒也不算很多。

    骊山行宫离盛京并不算太远,自启程伊始,间断缓行也不过三五日的路程。一路上,薛止全程领兵护送,很是妥帖周到。

    长玉是甚少离宫的人,自出了盛京宫最外的一层宫墙,便觉得整个世界都陌生了起来,多少有几分高兴。只不过,因着跟薛长敏同坐一辆马车,时时刻刻都得端着礼仪,也不好时时刻刻撩开车窗帘看宫外景色。只能时不时地趁着长风卷起垂帘的时候,瞧瞧瞄一眼宫腔外的景色。

    大燕的冬天万物覆雪,其实也没什么可看的。可长玉就是觉得,这外边跟盛京宫里比什么都好些,连天空都舒朗宽阔了许多,不似她在宫墙里举头看到的方方正正的天。

    车马已经到了骊县之外,进了骊县再往前走几十里,便到了行宫。

    隔着一帘垂帘,长玉渐渐听到骊县百姓恭迎明昭帝的呼声。

    马车压着石板路往城门里进,身边的呼声一阵高过一阵,长玉坐了一阵,探手将垂帘撩起小小的一个角,望见马车两旁伏跪的层层百姓身影。

    算起来,这算是她头回正儿八经出宫,这样万民朝拜的场面还是未曾见过。

    浩浩荡荡的人群成两列跪在道路旁,俯首弓背,漫天马蹄扬尘如一片灰黄的雾气,黄金台的禁军穿着冰冷的甲胄将执着长枪,一路行过去,凌冽的刀锋连绵出一片刺目的冷光。

    薛长敏一身璎珞严妆的帝姬打扮,鬓边泠泠的穗子炫动着清寒的影,她张开闭目养神的眼,淡淡瞥了一眼长玉捏着窗帘一角的手,淡声开口提醒:“别把窗帘掀起来,贱民若是直视皇族被黄金台的人察觉,当场就会被射杀。”

    长玉的眼睫搭落下来,松手放开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