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搞基建 - 分卷阅读2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待,所以极得人心,这也是好事。”

    郭嘉翻看到账簿的收益处,心痛已平复许多,再说既已成定局,多想无益,倒有心思打趣了,“哦,那某可得多少月俸?”

    “先生的广元不知,广元和元直每月可得各厂千分之一收益。”

    千分之一?那可真不少,毕竟主公名下厂子不少,家家收益又极大。

    真是个大方的主公呀,郭嘉美美的想着。

    第二天的主公也依旧很大方,郭嘉的心情却不美丽了。

    第21章 附加题

    郭嘉建议主公明确划分六部,责任到人,待科考之后,填充人才。

    主公很爽快的应下,然后大方的将户部、兵部,连带着户部背后大大小小的厂子都给了他。

    至于许褚,他是护卫嘛,主要工作是保护她,跟她同进同出,真无力顾及兵部事宜。

    那他管着户部就能顾及了?

    陶淘笑道,“奉孝能者多劳,暂时先辛苦,多担待一些。”

    诸葛玄老成持重,主持吏部工作。

    徐庶徐元直心思缜密,掌管刑部工作。

    石韬石广元沉静好学,负责礼部工作。

    至于诸葛亮,辅助她负责工部工作。

    主公最大,所以此事就此议定,然后商讨第二个问题,科考在即,试题难度怎么把握。

    这是第一次采取公开考试的方式取仕,以世族名流的骄傲,必定只是观望,不会下场,来应考的多是寒门子弟,而寒门子弟求学条件有限。

    若是题目太难了,以此次考生的资质,怕是考分很低,他们要么无人可录用;要么低分录用,然后被天下人耻笑。

    反之,若是题目太易,也会被天下人耻笑,而且世族名流从此不屑下场。

    陶淘听了几人的顾虑,表示完全不是问题。

    常规试卷要考虑大多数,平衡难度,确实影响了大佬们的发挥,不过还有一种考题,与其它考题同在一张试卷,难度水平却不是一个量级,它的名字叫——附加题。

    首先在考试前说明,我们这次主要招募大量基层官吏,所以常规试题难度不大。

    真正的大才,可在做完常规题后,解答附加题。

    如此,不就两全。

    问题一抛出,主公顺口就给出了解决方案,郭嘉挑眉,他明白石韬所说“不假思索”是何意了,真是“不假思索”呀。

    主公是未雨绸缪、早有对策,还是思维敏捷、足智多谋呢?

    不管如何,得主公如此,是臣子之幸。

    徐庶、石韬早已习惯主公如此决断,所以见怪不怪。

    诸葛玄愣了愣,点头认同。

    诸葛亮两眼放光,难得在脸上露出些孩子样,崇拜的看着自己老师,这样的举重若轻,正是他想要的老师。

    郭嘉说道,“这样就只有一个疑虑了,那就是附加题一定要有难度,至少要难倒百分之八十的士族才可行。”

    陶淘点头,继续表示这完全不是问题,百分之百都行。

    郭嘉挑眉诧异,诸葛亮激动期待,难道主公还学富五车、知识渊博。

    只见许褚铺纸,陶淘按出笔芯正想书写,看了一圈,三个新来的,别吓着人家,于是改为口述,让诸葛亮书写。

    诸葛亮兴致勃勃的执笔以待。

    陶淘念道,“谯县炼铁厂用含氧化铁百分之八十的赤铁矿冶炼生铁,”

    ……

    全场肃静,诸葛亮的笔落不下去了,悬在空中,滴下一粒墨点。

    “怎么了?”陶淘问道。

    郭嘉老狐狸,只笑不说话,反正自有人说话。

    诸葛玄初来乍到,虽觉得不妥,但不好直言。

    只有徐庶和石韬两个年轻人,既实在,又与陶淘相熟,直言道,“这等题目如何能用来取仕?”

    陶淘不乐意了,怎么的,瞧不起自然科学。

    “《礼记·大学》有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可是居于首的,如何就登不得大雅之堂了?”

    察觉到主公有些生气,石韬摆手,另辟蹊径,委婉劝道,“我等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谯县炼铁秘方是机要大事,如何能用来做考题?”

    “这样啊,那你听完我念完,”陶淘示意诸葛亮接着写。

    诸葛亮虽然被惊到了,但智商在那儿呢,略回想一下,就把陶淘先前一句记下。

    陶淘接着念道,“若要练出一千一百二十斤含铁百分之九十五的生铁,需要含氧化铁百分之八十的赤铁矿石多少斤?”

    诸葛亮记完,陶淘把纸递到徐庶和石韬面前,“如何,可能解?”

    我就不信你们能给我把化学方程式写出来。

    徐庶和石韬苦着脸对视,这真不能。

    实话实说,他们连题都没怎么看懂。

    “那这题没问题了吧?”陶淘问道。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