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主光环呢 - 分卷阅读16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采奕奕地说:“我今天傍晚出去遛弯的时候听说慈善孤儿院要召一个老师,每天就是教教孩子写字,也算轻松,而且还有基本工资,我当时就想到了你,那家孤儿院也有些年头了,离我们这里不算远,可以去试一试啊。”

    “孤儿院不是义务工作吗?”小荷扭过头看她母亲,黑亮的眼中盈满不解。

    冯婶宠溺地摸着她的头,解释说:“这份工作好像不同,因为当下时局不稳,有文化的人一般不愿意去当义工,根本养不活自己,去义务工作的人又大多不认字,所以这才设了基本工资。”

    我点点头,表示理解,慈心孤儿院对我也有一段不同的回忆,比起餐厅服务员那些随时可以被辞退的工作,我更愿意与孩子们一起相处。

    冯婶希翼地看向我:“那你的意见是?”

    “我明天就去面试,希望可以留下。”

    “太好了!”冯婶比我还要急切,忙不迭地往我碗里夹着饺子,“我总算是帮了一件事,不然还让你破费给小荷买糕点,真是于心不安。”

    我想起唐川,脸上的笑容一僵,垂下眼帘,竭力使语气平静道:“没什么破费的,刚好路过就顺便买了,毕竟我总是来蹭晚饭有些不好意思,如果合了你们的口味,我以后经常带来。”

    她一口回绝,爽利道:“人多一点吃完饭才有气氛,我丈夫一年才回来一次,就我们娘两也没意思,你对小荷有恩,千万不要和我客气。”

    我用筷子挟起饺子,咬了一口,是白菜猪肉馅,味道鲜美。

    但却不及我姥姥做的美味。

    我曾经在一个清凉的夏日,卧在席枕上,百无聊赖地用扇子挥挡蚊虫,窗外的星子忽闪忽闪,就在近处,仿佛一伸手就能摸到。

    我从果盘中取了一枚葡萄,冰凉清甜,我的母亲就在身旁,对我讲述起曾经的故事。

    姥姥世代都是天津人,后来从医当了一位护士,在北平的时候,遇见了参军的姥爷,两人一见钟情,后来一起回到姥爷养父所在的上海成婚,不到一载,姥爷便又随军出征,偶尔归家。

    他老人家戎马一生,见识过尸山血海,人心险恶,拼着半生伤痕累累的印记,换取功勋,等回到上海以后,我母亲和舅舅已然十多岁,他便带着家人,移居到南京,入政府工作。

    我对姥爷的印象,只有刻板的教条与不通人情,年幼时与他情感不深,在我记忆里,我是最喜欢姥姥,以及喜爱她做的面食,包子、饺子、韭菜盒子等等,味道也是一绝。

    等我长大后,才明白原来姥爷所谓的死板一下,暗藏了一颗爱护家人,口硬心软的心思,我母亲对我说起,我年幼时,是姥爷常常背着我,去家门口的梨花树下,夕阳拂下一层妍丽光辉,他久久站在那里,如磐石一般安稳地背着我,等待着我下班的父亲。

    可是我统统不记得了。

    我好想再吃一次姥姥亲手包的饺子,再看姥爷口是心非,明明心中记挂着我们几个后辈,却挥挥拐杖,装作不想见我们的模样。

    我的筷子顿在半空,眼前的景象模糊了一片,眼角有灼烫的泪水落下,我忙低下头,掩饰自己的失态。

    冯婶全心都在小荷身上,没有看我,随口问道:“阿柠,小荷说上午看见了你和一个男人一起回来,他是你的亲戚吗?”

    我咽下胸口难受的苦涩,抬手抹了抹眼角,语气尽量克制平缓道:“我和他也是第一次见面,并不熟悉,他想要在附近租一套房子,想要问我。”

    从唐川选择背叛信仰的那刻起,我们就是陌路人了。

    甚至,已经站在了对立面,未来或许成为永久的敌人。

    冯婶恍然大悟,连声道:“难怪呢,好像最近有一户发迹了准备搬走,正好空下了一套房子,那他有没有看中?”

    我摇头,一语带过:“他想要的,恐怕不是这种日子。”

    她唉声叹气:“如果不是情非得已,谁愿意过着这种日子,我们还好习惯了,倒是阿柠你还年轻,还有大好的前程,一个女孩为什么非要这么辛苦?”

    我沉默不语。

    冯婶看了一眼我的戒指,好似懂了什么,叹息:“虽然我不了解你的往事,但都过去了,放下吧,也放过自己。”

    真的可以放下吗?

    真的可以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吗?

    真的可以忘记林谅的存在吗?

    我无声地反问自己,无数次得到的答案都是不能。

    如果那么简单,世上就不会有那么多困扰的伤心人了。

    我强迫自己装得若无其事,晚饭后告别冯婶小荷,回到自己冰冷空寂的家里,睡前吃了两颗安眠药,早早闭上了眼睛。

    翌日。

    经历昨日的暴雨,空气中泛着清新的气息,这是一个艳阳天。

    慈心孤儿院的院长早早起来去准备孩子们的早饭,连年的战争令院里的义工越来越少,流落街头被送到这里的孤儿却越来越多,若非一些社会爱心人士一直在默默资助,真的不知道该怎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