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昌平线 - 初为人师
谢青云在办公位的桌上发现一张授课表,杨松明天早上在高一三班有一节化学课,看来现在需要提前备课了。
上高中的时候谢青云的化学一直很好,因为他有着很强的记忆力,那些奇奇怪怪的化学名词,方程式他都记得很牢固。但是,他却对化学毫无兴趣,因为,他觉得化学基本上是全是概念,算是理科中的文科,记识的比例远远高于逻辑推理。只要记住就可以了,没什么挑战性。
现在,要给学生讲授化学课程,谢青云觉得凭借自己不错的化学功底,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谢青云找出了杨松的教案一页页地仔细翻看,他要熟悉杨松原本的教课风格,然后模仿着准备明天的课。虽然没有亲眼见过杨松讲课,但是,教案的作用如同剧本,读教案便会想象老师出上课的样子。
谢青云脑海中渐渐有了杨松讲课的场景:
“同学们,今天我们讲的是原子的结构,先记住几个重要概念,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不带电,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质量数为1,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质量数为1,不带电。。。。”
“重要的几个关系式大家记住:
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下面我们来看几道习题,巩固下前面讲的概念。。。。”
杨松的讲课流程非常清楚,经典的三段式,开场课题,主要概念,课堂练习。
谢青云不想这样讲,或许遵循这样的套路可以减轻备课的难度,但是学生恐怕会听得乏味。化学本身概念繁多,如果只是罗列概念,让学生努力记住概念,这不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吗?
谢青云认为,老师讲课需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串联和过渡,怎么样由一个点引申到另一个,如果能做好过渡,那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不就很好理解了吗。除了知识点之间的串联,还要有生活和书本的串联,再辅以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的不同接受渠道,学生肯定可以理解记忆得更好。
谢青云心中想的差不多了,打开电脑,边查资料边写教案,同时在脑海中像放电影般模拟着明天上课的场景,思考哪里还可以完善一下。
一下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谢青云倒丝毫没有觉得疲惫,相反他很兴奋。这种全新职业带来的新鲜感,像是血液中注入了兴奋剂。
“老师,我想问个问题”一个女孩子的声音。
谢青云抬头一看,一个女学生站在桌边,手捧着一本习题集。她扎着马尾,带着一副玳瑁色的眼镜,大大的眼睛里透出些许怯意。
“说吧”谢青云放下手中的笔,微笑着说。
“谢谢老师~”女孩子把书摊在桌上,指着一道题。
题不难,谢青云立即给她讲解一番,女孩子听得很认真,并且将关键点一笔一划的记在本上,看到她如此认真,谢青云深感欣慰。
“谢谢,老师!”女孩记完笔记,合上习题集,谢青云注意到封面上的写着:高一三班,金易。
“那个,金易”
“啊?怎么了老师”
“你帮老师弄一份你们班的座次表吧”谢青云说道。明天要去班里上课,他还一个人都不认识呢。
“好的老师,我一会就给您送来”女孩笑着说。
“谢了。回去吧。”
“老师再见!”
看来这个学校还是有一些好学生的,这个女孩的出现,仿佛阴云后透出的微光,把谢青云之前的不愉快一扫而光。
晚上,回到宿舍,袁军看到谢青云拿着一份高一三班的名单认真的看着,
“怎么了,看名字算命吗?”袁军问谢青云。
“是啊,算一算那些人是麻烦鬼,那些人是小天使~”
“哦,我告诉你吧,三班都是一群麻烦鬼”袁军说。
“我觉得有小天使。”谢青云说。
他想起了下午那个认真的女孩子。
高一三班的第一堂课会怎么样呢,真令人期待啊。
≈/p≈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