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额呼宫神 - 分卷阅读1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郑喆撩开车帘注视着亲兵从车厢里搬出几摞食盒,后面一辆马车缓缓驶来并肩停下,探出半个头的生不易和郑喆打了个照面。

    老先生素来神朗气清,一双眼睛尤其炯炯有神,叫人一眼能瞧出矍铄的精神气,然而此时不知为何有点眼皮肿胀。“发生了何事?怎么突然停下了?”

    郑喆还未开口,对面车厢里已经有人回答了生不易的问题——“还能怎么了。有人脑子灵活,借机树立爱民如子的良好形象,一边涵养声望一边拉拢属下呗。”熟悉而讥讽的语气。郑喆叹了口气,看来那家伙又精力过盛了。

    “先生请放心,我兄长行事自有分寸,断不会挪用两位的饮食配额。”郑喆特意说明。

    那家伙又抢人话头:“哟郑二,你和你哥还能心意相通啊,这么信任他?”

    这人还是蔫头耷脑的状态比较和谐。郑喆额角乱跳:“我为什么不能信任他?”

    生不易已经从窗口退开,被夹在中间的感觉真的很不好受。但姬疏似乎没有露脸交谈的意思,只能透过车帘的缝隙瞥见一截玄黑衣袖。

    “你俩为了同一个位置明争暗斗,相互见不得对方的好,这事儿全郑都百姓都知道啦。”

    “我何曾与兄长有过什么争夺?风言风语不可全信,殿下慎言。”

    “那为什么你门客三千从者如云,兵权便被赐与郑序?”

    “从文从武,责任不同。”

    “你三天两头病得不能上朝,郑序就有机会笼络公卿,上至天子二守下至卿事诸寮都是他的势力。”

    “政见有异各行其道,无可厚非”

    “你在民间声望日隆便被郑君放逐朝堂,郑序终于上位取你代之。”

    “君父有命何敢不从!”

    “你”——车窗的木沿被指甲刮蹭出尖利的痕迹,指节青白。郑喆打断了他的话。

    “殿下还想说什么?我从小养在君后膝下,他却由太师亲自教导;我的伴读是奶娘的儿子,他的伴读却出身大司马家,如今已手握延林卫;我是国君推出来对付顽固贵族的挡箭牌,替他上书所有不方便出面的事,我挨下所有人的怨恨,最终也不过是在朝堂上靠一张嘴搬弄是非,郑序才是最终干实事的人,对世家而言他不过是我和国君博弈结果的执行者,什么意见也不用说什么敌意也不用抗就赢得了声望。我这样一副残破身躯,请了多少名医都说熬不过二十有五,哪怕这样国君也要忌惮我非驱我离开不可。坊间也流传过这些宫廷秘闻吗?郑序才是君父真正选中、悉心培养长大的继任者。还有什么可争的,我心里会没有自知之明?这样说殿下你清楚了吗?!”

    郑喆有点失控,胸膛剧烈起伏,手肘支着窗沿咳嗽,面上浮起薄红血丝。

    对面车帘被撩开。郑喆五指虚握抵住唇角,从下往上的角度仰头看去,眼梢带着一点不易察觉的红,眼神很冷。

    玄黑光滑的衣料滑落窗沿,一只手伸出袖子,苍白修长的食指竖在鼻尖下,姬疏与郑喆对视着,眼底有些许笑意:“嘘谈论秘闻时要放低音量。小心给别人听了去。”

    一点了然的意味,像洞悉了某个真相。

    郑喆微微一愣。

    远山回到车上,若黛正用拇指推碾郑喆胸口的膻中穴和锁骨下周云门穴。

    远山吓了一跳:“公子的病又发作了吗?”明明这两天都好很多了。

    “无事,”郑喆摆摆手,问,“姜将军怎么说?”

    远山去时,姜虞的亲兵们已经在分发干粮,过路流民自觉聚拢,在士兵监督下有秩序地领取。说到底救不了所有人,只能发一个是一个。

    “将军说,大公子不让动您的配额,他不敢擅作主张。”

    自己的东西,要挪用还得经过别人同意。郑喆无声地笑了。兄长一番好意,给姓姜那小子转述成了挑拨离间。这一笑又牵动了胸口某处,咳嗽起来。

    远山急道:“公子这是怎么了?要不要请客卿先生和大师过来看看?”

    郑喆竖起手掌示意若黛退开,冷冷道:“用不着,少见他几眼我还能好好的。”

    远山不知所措,困惑似地看向若黛,然而若黛是个安静没存在感的好姑娘,不像赵四有一张大嘴巴,她甚至没接收到远山的目光。若黛跪坐在郑喆身边,提着小壶倒汤给他润嗓。

    郑喆接过杯子,心中暗自可惜。远山虽跟了他多年,到底为人实诚,不如赵四灵光。于是有意逗逗远山:“你觉得,这一行人中还有谁能令我如此不满?”

    远山挠头:“呃我觉得,公子您对很多人都有意见来着。”

    一片寂静。

    若黛淡定接住喝空的杯子。

    郑喆按按眉心,换了个问法:“那我对谁的意见最大呢?”

    远山沉思片刻,豁然开朗:“姜虞将军!”

    郑喆和姜虞交集甚少,从前在郑都一年都见不上几面,这几面中还多半都是在郑序府邸遇见。郑喆一张温和有礼的面具戴得好好的,姜虞却是碰上就冷言冷语暗藏机锋,母鸡护崽似地挡在郑序跟前。郑喆不爽他很久了。

    “对,”郑喆叹了口气,“没错,还有这人但你不觉得大师也很令人恼怒?此人时常不请自来、喧宾夺主、自作主张还强人所难”看来郑喆确实不满已久,几个罪名不歇气地蹦出来,眼见胸腔一阵震动又要开始咳嗽,若黛连忙续上汤水。

    远山茫然张嘴,完全不能理解:“可、可是公子,您不是一向很尊敬大师吗?怎么突然”

    这倒是,因为姬疏身份特殊,郑喆一直很注意在属下跟前给他面子——郑喆相当擅长做此类事情。天下名士性情各异,有人爱财有人爱名,有人择良主有人重地位,正是因为郑喆愿意也能够提供这些,鹿鸣馆才能日渐壮大。

    郑喆终于放弃了,强迫自己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实诚是件好事,你和赵四正好互补,不错不错。”

    派发干粮的整个过程只有姜虞出面,也不知他对流民们说了什么,仪仗队再次启程时,队伍后面乌泱泱跪了一地,皆俯首高呼“明明在上,赫赫郑侯”。行出一里外还能听见这声势浩大的祝词。

    越靠近王都边城,路上流民反而越少,及至城门下,已经不见半个人影。城门紧闭,连守备都踪迹全无,只有烽垛上隐约可见几个士兵。

    姜虞皱眉直觉不对劲,示意亲卫上前喊话。朝觐使臣视同郑侯亲临,理应有外郊相迎的礼遇,区区边城竟然封闭城门不允入内。

    烽垛上的士兵大概得了指令,不论何人扣门都一律回答“此门不通请走北门”。

    问题是他们正在南门,若要走外郊绕道北门,不知会耽误多少功夫。

    然而烽垛士兵一口咬定只能走北门,连亲卫搬出的外交辞令都视而不见。

    姜虞和车辕上的郑序对视一眼。郑序低声道:“可能是防止流民暴动,已经封城了。”

    姜虞于是不再坚持,调转队伍绕道去了。

    这一折腾,直到黄昏才抵达北城门。北城门确实可以通行,不仅允许通行还城门大敞,连路障都不设。一个士兵上来接收公文,领他们去城中驿站。边境司埸和守备长官一个都没露面,这真是他们出发至今受到的最随意的接待。

    郑国负责指导宗见礼仪的宗伯大概也没想到这种情况,以至姜虞黑着一张脸不太确定应不应该发难——“你们司埸和守城的长官呢?”

    那士兵回答:“这几日城中有祈雨仪式,大人们都在北边高地率众祈雨。”

    难怪街上一派萧索,门户紧闭,空荡荡的连个影子都没有。

    城里绿意全无,干燥的沙土在风中散开,房屋凭依着枯成石灰色的树木,枝桠垂落下来像一截衰老而毫无生气的手臂。

    大概真是北境旱了太久,本朝的巫术祭祀活动相较前朝已经少了很多,此时也不得不搬出来应急。

    “封闭城门呢?也是为了祈雨吗?”

    “这就不知道了。”那士兵老实道。

    驿站正好也在城北,路上远远经过祈雨的高地。坡上筑起高台,台上有个模糊的人影举着一柄长长的祭祀礼器。围绕高台跪伏着成片的人群,在巫师带领下齐声唱诵“再拜请雨,奉牲祷告”。台下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站着数量不同的几个白袍从者,双手环抱胸前面向高台。

    众人纷纷被吸引了注意。郑序眉心蹙起一道沟,显得有些担忧。生不易却撩开车帘饶有兴味地打探祭祀台。

    王都边城的驿站和它的接待礼仪一样毫无诚意,门庭稀落。在驿厅迎接的驿丞面色干黄,看上去比沿路流民好不了多少,有气无力地给一行人安排住处。

    正如姜虞所担心的,北境官仓告急,驿站里炒制常储的粱糗都没剩下多少,别说晚膳,连次日行路的供给都跟不上。被派去补给干粮的亲卫空手而归,挨了自家将军一顿骂,心里很是委屈。姜虞黑面将军声名在外,差不多和郑二公子的贤德一样脍炙人口。

    队伍要吃不上饭了,随行的客人们却一点也不担心,毕竟郑序保有了理智没有动所有补给,并且客卿先生和他的师弟作为方外之人都已辟谷多年,比起吃饭,他们可能对城里正在进行的祈雨仪式更感兴趣。队伍前脚刚安顿下来,生不易后脚就兴致勃勃强拉着他师弟要跑去看热闹了。

    彼时郑喆正坐下来歇口气,他为自己选的竹蓬栈车颠簸非常,并不适合长途跋涉。若黛给他揉肩,赵四过来串门,还没和主子汇报郁先生路上的各种表现,先被远山拉到一旁。

    “干啥干啥?”赵四挑起眉峰,“神秘兮兮的。”

    远山把他脑袋摁下来和自己凑到一块儿,小声说:“我问你个事,咱主子是不是挺讨厌大师啊?”

    “讨厌大师?”赵四一愣,“你为啥这么想?”

    “你就说是不是吧!”

    赵四目露同情:“我说你吧,成天傻不啦叽的,真是一点不懂事儿。咱主子和大师好着呢,怎么无缘无故讨厌别人?”

    “可主子说了大师很多不好的地方啊,什么自作主张、强人所难”

    赵四细细分析给他听:“嗨,有几个人能被咱主子挑不出毛病?不都是人前和和气气,背后摔书简砸杯子,惯得毛病。再说你看,咱主子之前是不是特意嘱咐过要恭恭敬敬地像对待他一样对待大师?主子是不是和大师乘过一辆马车?他俩是不是经常私下交流过密?我就直说了吧,大师要是鹿鸣馆出来的,那一准儿是首席谋臣的待遇了!”

    很有道理啊,远山困惑了。赵四怜悯地摸摸他脑袋:“小山儿,咱没这个脑子就不要成天瞎琢磨了,有啥事哥都罩你,啊。”

    郑喆眯起眼睛朝他两个背过身说悄悄话的属下看过去,若黛捏到胳膊上,手法娴熟、轻重适宜。

    生不易拉着姬疏从窗前经过,透过大敞的窗户和郑喆打了个招呼:“二公子,歇着呢?”

    郑喆目光转向窗外,姬疏懒洋洋靠墙站着,十分不情愿的样子。

    “二位这是要上哪儿去?”

    生不易眼神发亮:“城里不是在祭祀祈雨吗?正要去瞅瞅呢!二公子要一起吗?祈雨仪式其实是通神,只有法力强大的巫师才能成功施展,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呢。”

    姬疏在生不易背后看了郑喆一眼,带着意味不明的笑意。

    远山暗想,主子最烦自找麻烦了,应该不会去吧,再说大师也在——“如此神通倒也不妨一观。远山若黛,你俩和我一道。”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