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皇帝分身 - 第351章 清朝,该死,该死,该该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扬洲,很快就到了。。更多最新章节访问:ШЩЩ79 。

    朱子龙带着分了兵的数量不多的小弟们,刚进城,就在码头上让人堵住了。

    “公子爷来此可是要择一小妾?若要如此,不可错过我家哟,我家中尚有十七八位之多的可选姑娘,人人皆是万中无一的妙美人儿。填词作画,琴瑟歌舞,无一不‘精’。犹其是那‘床’帏功夫,也由假母从小仔细调教……必定会让公子爷满意的!”

    一个老头拦住朱子龙一行人,做起了推销员,但是推销的东西不是商品,却是‘女’人。

    朱子龙家里的‘女’人,现在都是用数百近千来计算了,那里还会特意来找‘女’人,当下一句话打发了老头走人。回答道:“我已娶妻……”

    谁知,那老头听了朱子龙说已经有妻子了,却是不以为然。又说道:

    “当然、当然,正妻之位哪能由我家‘女’儿占住。只是我家‘女’儿可个个都懂为妾之道,上敬父母、下敬大‘妇’,谁人不知扬州姑娘最会为妾。便是湖广、四川、江西的富贵人家,也是要到扬州来……经常寻找中意之人,公子爷大可放心!”

    朱子龙:“……”

    看这老头这么大年纪了,还坚持不懈的拉皮(条),朱子龙也是醉了。

    不过动手打老人的心思,他并没有。扬洲自远产美‘女’,远近闻名,这老头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

    当然了,中国出美‘女’的地方很多,燕赵佳人、吴越娇娃,洛阳‘女’儿、米脂婆姨,哪一个不是名声响当当?但是,为何“扬州出美‘女’”叫得最响亮,最广为人知,千百年来一直名扬天下,蜚声海内外呢?

    第一个是例子多,这是自然。

    如:史册上第一位记载姓名的“和亲公主”刘细君、汉成帝刘骜最宠幸的皇后赵飞燕、堪称中国第一‘女’丞相的上官婉儿、元杂剧大家关汉卿的红颜知己朱帘秀,另外还有冯小青、方婉仪、李端端、李翠娥等等,数不胜数。

    她们都是扬洲‘女’人出生,这就是铁证。

    第二,扬州地处长江和运河的‘交’汇之地,水网密布,水质纯清,气候温和,钟灵毓秀,景‘色’宜人,物产丰饶,饮食恬淡。据《五杂俎》记载:“维扬居天下之中,川泽秀媚,故‘女’子多美丽。”

    也就是说,这方水土容易出美‘女’。

    第三,遗传优质说。

    这就要追溯到“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的暴君隋炀帝了。隋炀帝当皇帝前曾当过十年的扬州总管;扬州“山明水秀、柳媚‘花’娇”,使得他一直念念不忘,做天子后三次下扬州看琼‘花’。

    每次到扬州,隋炀帝的后宫佳丽们几乎“倾巢出动”。扬州有顺口溜:“隋炀帝下扬州,三千美‘女’拉龙舟。”

    后来,隋朝各地农民不断起义,隋炀帝后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等缢杀于扬州。随带的数千绝‘色’嫔妃、宫‘女’们便流落扬州民间,在当地安家落户。

    于是,集中于全国之选,最漂亮的‘女’人和妃子们,就落入扬洲百姓家中为妻。

    一代又一代下来,这里的漂亮基因天生就,强于其它地方nnn倍。

    综上所述,到了明朝,就有了许多有钱人家,如果要找妻子,或找漂亮小妾,都会主动的来扬洲寻找。

    一来二去,这样的事情多了,这里竞然出现了专业的代养小妾的生意。

    也就是,当地人会自发的从小收养一些漂亮的‘女’童,就像收养一些明朝名妓一样,从小时候开始培养目标。等到长大了,挑选最出‘色’的成为名妓。

    中上等的就养在家中,等待有钱人来挑选妾室时,高价售出。

    朱子龙面前的老头,就是其中之一,做这种生意的人。

    好不容易打发掉这个老头,走人了。走出去不远的朱子龙,到处看看,走走,一副商人的模样。又吸引到有心人注意了!

    一个年轻人过来说道:“公子爷若要大宗购货做生意,就不可在此街。此街西头出去往南,有大小胡同二十余条,铁锅、瓷碗、棉‘花’、棉布、笔墨纸砚等等等等,价格比此街可低二成。”

    朱子龙瞧了瞧这年轻人,心想,这就是山寨导游妆导购了?

    看来这里的资本主义荫呀发展的不错嘛!

    于是,心情不错的朱子龙反问道:“这位仁兄,你如何知道何处最便宜?又如何知道它最好?是否方便告知?”

    那年轻人,见朱子龙有心了,连忙详细的说来。

    朱子龙见这年轻人机灵,能吃苦,又有经验,不由的奇怪道:“既如此,你能吃苦耐劳,能力也不凡,见识也有,何不自营一商铺更好获利?以你勤快,成一大商家也说不定。何苦还在做跑‘腿’小差?”

    那年轻人苦笑道:“当大商自然好,但我既无靠山,亦无本钱。家中还有生病的父母,冒险不起。只得若我现在这般,虽说辛苦,也少许多烦恼。”

    早就有心四处开‘花’经商的朱子龙,点点头,心想这年轻人倒是个孝子。

    叹息了一下,突然道:“今日就有一个机会,不知你是否愿意捉住它。我要在此地开一商铺,你若是愿意帮我打理,明日此时在此等我,提出你的条件。”

    说完,朱子龙不理那呆住了的年轻人,带着小弟远去。

    对于扬洲,朱子龙早有心意。

    现在正好做个试点!

    不过,现在四下看看,却是更好。眼见为实嘛!

    不多时,一行人往北转入另一大街,街上多是酒肆茶楼,更显热闹,男‘女’各‘色’人等往来不绝。

    茶楼内茶客满座,听说书唱戏,街上则好几处有人占街卖艺,周围一圈观众,时不时发出一片叫好声,担郎便在圈外环绕叫卖小吃,一幅繁华景象。

    朱子龙带队兴趣怏然,东看西看,好不开心。

    不过,当一行人走到一处空地菜市场时,朱子龙突然心神一振,视物有思。心中却是有了一丝伤感!

    原来,他想起了后世清军入关后,搞的扬洲大屠杀。

    最后死尸最集中的地方,就是这个菜市场。后世的历史书上,可是清楚的记载着,还配了图。

    这次大屠杀,又称为扬州十日。

    是指史可法率领扬州人民阻挡清军南侵守卫战失败后,清军对扬州城内人民展开的大屠杀。当时幸存者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中和明末史学家计六奇的《明季南略》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故名“扬州十日”。

    扬洲城中当时的一百多万人口,大部分为汉族人,近99%的人都给杀光了。

    比起后世的小鬼子南京大屠杀,这才是真正的大屠杀。

    关于扬州大屠杀,除了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有亲历、亲睹的逐日实录,《扬州十日记》在史学界影响很大外。

    一些书籍如:《清代通史》、《辞源》、《辞海》、《中外历史年表》、《清史编年》等皆予引用。戴名世《南山集》中的《扬州城守纪略》(到现在都被列为)、计六奇《明季南略》等也都有记载。

    自那以后,扬洲的美‘女’之源就断了,本地人基本上就灭绝了。

    思至此,朱子龙伤感的心思,突然化为了一股强烈的仇恨。双拳握的紧紧的,青筋直冒!

    心头只有一个想法,不停的回‘荡’着。那就是,这一世绝不能让满清入关,不能让后金杂种们统治中原,死也不能让他们得逞。有生之年,一定要百倍,万倍的把这个仇,还给那些野猪皮们。

    杀,杀,杀,一定要杀光那些野蛮的杂种们。

    满清误我中华三百年,满清二百多年来,杀我汉人几亿,满清分裂我中国领土,让后世新中国仍然因为领土问题,争议不停。x权辱国,简直就是历朝历代之最!

    这种垃圾民族,根本就没有资格活在这个世上。根本就没有资格统治中原神洲大地!

    清朝,该死,该死,该该死!

    -q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