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 - 分卷阅读23
第33章 第 33 章
六月如期而至,下了一场雨之后,温度就一下子高了。学校里的绿植仿佛受到了那点鼓舞,纷纷出落地更加茂盛,可惜白日里没人欣赏,也只有在晚自习结束之后,三三俩俩或是独自回家的学生们走在每天都经过的石砖上,陡然闻到了青草的芳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错过了很多。
钟灵去领了自己的准考证,考点在本市一所职业学校。也不知道阚明天在哪里考试,但不管在哪里,阚明天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的。钟灵私心希望阚明天能和自己在一个考点,那样在结束的时候,她们可以一起回家,或者去外面散心,随便去哪里都行,只要是和阚明天在一起。但是不在一起也好,看不见的话,钟灵不至于太分心,那样或许可以多考几分。
结果是她们没有在一个学校,甚至还隔得有点远。也难怪,阚明天是理科。倒是应观,就在钟灵旁边的教室。
考试前几天,钟灵的妈妈对她格外上心,钟灵觉得有些她有些关心过度了,反而觉得不舒服。晚上写作业时,她妈妈敲门时不时会给她端来碗鸡汤补补,刚开始钟灵本想让她放着,可她非要看着钟灵喝下去,钟灵无法,只得答应。有一次,钟灵死活找不到一个本子,其实那个本子也不是多重要,至少没有记录重要笔记,只是个钟灵用来随手涂鸦的本子,但那天,钟灵想到了它,就找到它。
也有临近高考的焦躁情绪在其中作祟吧,她把自己堆得高起的书和试卷通通推了,散了一地,还是没有。钟灵的妈妈进来了,彼时钟灵正烦闷,瞥见那碗汤就气不打一处来,顺手就甩开了那个碗。
碗里的热汤好像还溅在了钟灵的妈妈的手上,因为她明显听见她妈妈“嘶”地一声缩回了手。碗已经碎了,汤水也由一块小小的慢慢向远处蔓延。她妈妈像是不知道该怎么反应,擦了一把自己的手,说:“你别动,我来扫掉。”
钟灵才意识到自己的反应过激了。可是,她心里就是乱的,需要找些东西发泄才可以维持平和。她无意对自己的母亲如此,可是那个时刻,她就是觉得那碗汤碍眼,非要打碎了才肯罢休。
钟灵和母亲不够亲近,和父亲也是。这源于在她在青少年期,理当需要的陪伴和依赖没有很好地建立,等过了那个特定时期,再怎么弥补,也是补不回来了。小时候她对父母或许有点怨恨,可是时过境迁,她觉得那是没有必要的,况且现在,他们对她很好,凡是她想要的、想做什么,他们都很少过问并全力满足。钟灵明白,他们是想弥补,尽最大的可能以物质的方式去给予她,但钟灵想要的,不是这个。
但如果这个时候,她的父母再把她当作小孩那样对待,钟灵也承担不起。因为这些年,她早就习惯了没有他们在的日子,学不会矫揉造作地讨要一个生日礼物或是其他亲子间的表达爱的方式。
钟灵有时候也会很心疼自己的父母,不知道他们看到其他的小孩跟爸爸妈妈时会不会心里一阵酸。但无论如何,他们仍然是她的至亲,这个世界最关心她的人。
后来的几天,钟灵的妈妈都没有来送过吃的给她,钟灵竟然觉得不习惯了,那个汤,好像味道还不错,但是她也不好意思去跟她妈妈说什么。只好这样了。
高考那几天,是钟灵的妈妈接送她。考试时间不是很早,但家里谁都睡不着。钟灵早早起来,在房间边走边背诵必背课文和名句,她妈妈就在厨房做早饭,钟灵怀疑她妈妈这阵势是要做一套满汉全席。她爸爸,在家里的前院侍弄养的花,她也不知道她爸是什么时候有了的爱好,看来自己平时还是没有太关心他们。
提前了一个半小时走的,因为怕路上堵车。钟灵以为她爸爸会跟她说些什么热血澎湃的鼓励的话,但是并没有,她爸爸只是说“考完回来带你去吃好吃的”。
钟灵点点头,算是回答。
第34章 第 34 章
开考铃声响起,钟灵变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了,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钟灵丝毫不觉。整个教室都是刷刷的书写的声音,钟灵一开始能听见,后来就只听见自己的了。
结束铃声响了,钟灵放下了笔,时间刚刚好够用。她对自己头一门还是挺有信心的。
接下来两天,钟灵就更加有信心了,虽然不能取得个光宗耀祖的成绩,但进自己理想的那个学校还是绰绰有余的。就是不知道阚明天会选哪个学校了。
最后一门考试的铃声响了,钟灵吸了一口气,都结束了。三年前的那场考试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都消散。试卷上的年份在提醒着她,今夕何夕。
三年的时间,不长也不短。对于钟灵而言,这是个被思念席卷的三年,也是飞速成长的三年,尽管她依旧不爱和不熟的同学或长辈多说什么,但也在学着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因而,她整个人,减了几分锐气,没有那么凌厉的刀锋了。
所以,在班长,也就是应观问她要不要去参加班级的毕业聚会,钟灵思考了一阵,回答了一句“好”。
好歹陪自己度过难捱的岁月,没有感情,也有情分在。
临行前的一杯酒,没有理由推辞。
钟灵缓步上楼,推开了自己书房的门。只不过几个小时之隔,这个房间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窗户被钟灵的妈妈打开在透气,淡绿色的窗帘在风中飘着,跟眼前的夏天的气氛很配。书架上有一大半是各科的参考书和试卷,不需要太久时间去蒙尘,很快楼下或者路边会有回收旧书旧报的大爷推着车来,然后它们就会被卖掉了。并非钟灵不念旧情,只是这些书数量繁多,而且会令钟灵想起那些算不上噩梦但也差不多的日子,干脆卖掉。
钟灵抽出了初中毕业的同学录,那时候很流行这个。快考试,班上的气氛反而放松下来,一本本颜色艳丽花哨却又饱含着少女小心思小情怀的本子就在班里传着,这个时候,大家都是和谐融洽的,平日里谁和谁打架了,谁又在背后说谁坏话了,一时间都不那么重要了,只知道,和自己在同一个教室里的是相伴三年的同窗,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各有各自的个性和脾气,却很有缘分地遇到了彼此。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钟灵一页一页翻着有些泛黄、发皱的纸,思绪渐渐飘远。
那时候,她本不想跟其他女孩一样,很矫情地让别人去写同学录,她觉得这行为幼稚。可是,眼光却总不自觉瞟到那些设计精美或者新奇的同学录上去,她也控制不住自己。在别人很不好意思地把同学录递给她时,她一面表现地很不耐烦的样子,别人想拿走也不行,不拿走又怕钟灵不高兴,随后看到钟灵开始从第一项姓名,然后是昵称、星座、血型开始填起,才放下心来,欢欢喜喜地去找下一个同学了。
写了差不多整个班同学的同学录,钟灵必须承认自己心痒了。可是,她又觉得自己买同学录再请别人写,这个行为太……那什么了,钟灵也说不出来是怎么回事,反正感觉怪怪的。有天下课后,她在学校外面的文具店,不知不觉走到了卖同学录的货架,情不自禁拿起了一本,想看看这本行不行,符不符合她钟灵的人设。不好,粉色太多了,像个俗气的洋娃娃,这本黑白的,也不好,太单调了。正在这时,她听见有人喊她“钟灵”,吓得她赶紧把手里的东西放了回去。
但是已经晚了,那个女生,就是刚刚喊她的那个,是为数不多的和钟灵多说过几句话的同班同学。很显然,女生已经看到了钟灵刚才的动作:“你想买这个吗?我给你挑一本吧。”
钟灵只好略尴尬地点了点头。那个女生也知道钟灵的性格,没有挑很跳的颜色,选了一本封面是粉红豹的。粉红?钟灵一开始不想要的,可是又有点喜欢这个豹。那个女生用满是期待的眼神看着她,于是钟灵说:“就买这个了。”女生很高兴。
钟灵看着这个本子上的或清秀或幼稚的字体,笑出了声来,又有点想哭。
第35章 第 35 章
聚会时间定在了这天晚上七点,钟灵洗了个澡,收拾收拾就准备去约好的地方。问过阚明天,也是今天从学校回来,但要整理宿舍里的衣物,所以会晚一点到。阚明天就让她放心去玩,玩开心点。
应观订了个包厢,挺大的,容得下三四个圆桌,班上总共四十五个人,但有些同学家里比较远,就没过来,于是晚上来的就有二十来个人。
钟灵到了包厢门口就看到应观在热情地招呼着,他果然很适合干这个。应观其实老早就看见钟灵踩着楼梯上来,但又怕再被嫌弃,因此没有飞奔下去迎接。这会儿钟灵都快走到跟前了,他整张脸都笑得不要太灿烂。
“你来了啊,等会儿坐我旁边吧。”应观略带些试探性地问,几乎是不抱什么希望的,带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然后没想到,钟灵说:“好啊。”然后就进去了,坐在长沙发里,开始玩手机。
剩应观一个人在门口愣住。
钟灵答应她是有自己的考量的。一来,她和其他同学也不怎么熟,甚至还有些人她连名字也叫不出,要是一晚上就坐在别人旁边,什么也不说,光吃,会很尴尬,应观再怎么不济,也比其他人强一点。二来,她之前就打算请应观吃一顿饭,作为感谢,也作为了断,钟灵觉得这是一次很正式的约会,当面邀请别人更礼貌一点,等饭局结束,她就可以利用位置之便对应观说了。
同学们陆陆续续地来了。女孩子们一个个地仿佛变了一个样,仅仅只有一个下午的时间,她们脱去了肥大的单调的校服,换上了自己的衣柜里的珍藏。虽然没有要上秀场那样夸张的服饰,但见惯了清汤挂面,猛然换了调料,确实是秀色可餐。钟灵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t恤和牛仔裤,并没有羞愧。
意外的是,应观竟然也邀请了班主任。就是那个在高一时抓到钟灵迟到的那个。
升高二时,她依然是钟灵他们班的班主任,很有缘分。钟灵以为的“报复”没有到来,直到今天,高中生涯的结点。也就是偶尔会占用一些课间的时间,把自己的课慷慨地献给数学老师去考试,每次大考会在班上重点点名表扬总分前十,晚自习经常性地请成绩波动大或者一潭死水的同学去办公室谈心,而已。
这些也算不上什么。今天的班主任笑得尤其开心,从进门开始就是。但是,一见她笑,班上的大多数同学就笑不出来了,钟灵见她进来,条件反射地想去藏手机。
班主任笑颜如花地说:“今天之后,我就不再是你们的老师了,你们就别这么拘谨了啊。”
话虽如此,但大家落座后仍然不安,其他桌的还好,和他人有说有笑,就是小声一点。但班主任这桌上的,就显得有些煎熬了。应观作为班主任的“心腹”,自然是在班主任的旁边,而钟灵之前也答应了应观,现在只好硬着头皮坐了下来。班主任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再对应观轻笑一声:“还没拿下啊?”
应观的耳廓又不经逗地红了,只得干笑两声,期望着钟灵没有听见这些。
而钟灵,一向耳朵尖,自然是一字不漏地听了去。
应观原本犹豫要不要去买箱酒,毕竟今天日子特殊,等班主任来了问她的想法,班主任却说自己有其他“秘方”。
此时,班主任从她带来的环保购物袋里掏出了一瓶“醋”。
没有看错,真的是醋。山西老陈醋,货真价实的。
班主任说:“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中还有一些没成年。既然我在场,大家来尝试一点新鲜的。”说着,举起了自带光环的醋瓶“试试这个,保证你有新体验。”
然后,吩咐手下一桌分了一瓶。同学们都相觑无言,确实没试过这种新型的吃醋方法,又迫于班主任淫威,一人倒了一小杯醋,于是整个包厢的空气都飘荡着相当诡异的醋味。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