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食神[重生] - 分卷阅读2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入学考试的成绩直接张贴在学院的宣传栏上,走进校门没几步路就能看到一群家长和学生围堵在宣传栏上。

    金榜题名果然是华夏人最喜欢的成绩公布方式,赵安在心中感叹了一句。

    赵安和计嘉树直接来到宣传栏的最左方,“初中入学考试成绩”几个大字印在红底色海报的抬头。

    按照中文的排列习惯,应该按照成绩顺序排列。而赵安和计嘉树都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出现在最前面。

    特等奖(共10人)

    1赵安考好:93541数学:150语文:139总分:289

    第一名赫然是赵安,作为蓉城数学奥赛一等奖的获得者,数学理所当然的获得了满分。而语文这种没有标准答案的试题,能获得139分也让赵安很满意了。

    毕竟三中和八中的考试成绩,赵安就是因为语文分数稍微有些逊色而没有得到第一名。

    “赵安,你是第一名!太好了!”刚看完第一排的计嘉树在赵安耳边小声而又兴奋的说道。

    从小计父计母就教导计嘉树,无论获得多么让自己高兴的成绩,也不能再别人面前主动炫耀。有人成绩好,那就成绩差,不要让自己的高兴伤害到别人。

    这年头可没有什么隐私保护的意识,赵安的名字和考号就直接写在海报上。如果大声喊出来的话,肯定会被周围的家长学生认出来。无论自己的成绩如何看一眼第一名的是谁,这是大家的习惯。

    赵安听着计嘉树的恭喜,并没有忙着回答,而是沿着自己的名字往下看去。

    6计嘉树考号:93540数学:145语文:136总分:281

    果然计嘉树的成绩也很优异,排在了第六名。不过计嘉树最好的成绩反而是八中考试的第二名。

    “小树,你在第六名。”赵安这才转过身,同样小声地对计嘉树说道。

    “太好了!我们可以当同学了。”

    计嘉树不会向他人炫耀自己的成绩,但同样会为自己努力而获得的成绩感到高兴。他的高兴源自于自己的努力与成果,而不是与别人之间的比较。

    “嗯。那明天一起来报名?”

    虽然从公布成绩开始就可以报名,但是两人的父母都没来,所以只好约定明天。

    第二天,六中招生办公室。

    “你好,我们来报名。”赵父对招生办公室接待的老师说道。因为赵母还要做生意,所以今天便轮到赵父来帮赵安报名。

    一早就和商量好谁来给赵安报名的赵父,还让赵母提前帮他买了新衣服。穿上新衣服、陪着自己的儿子,赵父心中满是骄傲。平时有些佝偻的后背,此时也挺直了不少。

    “好的,两位家长认识吗?”招生办老师看到身后的两个小孩子一直在交流,便主动开口问道。如果双方认识的话,就可以一起办理登记了。

    和赵安形影不离的自然是计嘉树,今天同样是计父陪着计嘉树来报名的。

    在得到确认之后,招生老师便带着四人走进了办公室。办公室面积不大,所以都是家长轮流进入办公室办理手续。来到桌子前,另外一位招生老师手中拿着名册询问赵安他们的信息。

    “我的名字是赵安,考号是93541。”

    “我是计嘉树,考号是93540。”

    赵安和计嘉树主动说起了自己的信息,招生老师便在名册上翻起了二人的信息。但是还没等他翻到二人的信息,他身后桌上的中年男子便主动站了起来,快步走到两人面前。

    “你们就是赵安和计嘉树小朋友啊,这两位就是家长咯。来来来,我们去隔壁谈谈。”

    本来负责接待二人的招生老师有些惊讶,这名男子是他们招生办主任,报名这种琐碎的工作都是由他们这些老师负责,没想到主任竟然主动接待两名学生。

    他好奇地继续翻看两人的信息,当看到一个第一名,一个第六名的时候,招生老师便理解。

    三六八中是蓉城并称的优秀中学,同样三所学校之间也会有竞争,而生源便是重中之重。赵安和计嘉树优秀的入学成绩本来就足够打动招生办主任,更别说二人都是跳级的学生。

    这名招生办老师不知道的是,他们的主任还去搜集过三中和八中的考试成绩名单。赵安和计嘉树在这两所中学都是特等奖的获得者,这完全能够证明两人的成绩有多么优异,才能在三次考试中都名列前茅。同时每次都能稳定发挥,也表示着二人的心里素质极度有优秀。

    而现在赵安和计嘉树既然来他们学校报名,招生主任就不可能错过这两个好苗子。

    “来,两位家长和小朋友喝茶。”在隔壁的办公室里,这名黄主任正在热情地与两位家长进行交谈,向他们介绍六中的游悠久历史、丰富师资。当然也不会忘记他们向他们介绍就读六中的优惠政策。

    作为特等前十五名,学费、学杂分都可以全部免除。而且黄主任还承诺给二人提供一定的奖学金,并且一再表示自己学校的各种水平、奖励在蓉城是最好的。

    黄主任自然希望能够赶快确认二人的就读,说完着一切之后便在等待着赵父和计父的回答。

    “赵安,你自己考虑吧,有什么想问的就问问黄主任。”赵父也没有想到读书不仅不花钱,还有奖金。但是想到自己对于学习方面的事情并不了解,赵父还是选择了让赵安自己咨询。

    与此同时计父也对计嘉树说道:“小树,报名是你自己报的,这件事你也自己决定吧。”

    两名学生家长的反应,让黄主任愣住了。作为一个正常人,都会认为选择那所学校读书这种大事都是由家长决定的,怎么眼前着两位家长反应不按照套路出牌啊。

    难道他们是觉得自己给的奖学金还不够吗?在社会上见多识广的黄主任,立刻说道:“关于奖学金的事情,还有商量。如果两位同学能够保证在接下来的每次期末考试中获得……”

    黄主任又补充了一系列的奖励条款,作为蓉城最富盛名的学校,在奖学金方面一点都不吝啬。

    这让赵父和计嘉树都露出了一愣一愣的表情,怎么说着说黄主任又提高了奖学金啊。

    而计父和赵安都心照不宣,虽然他们没有想过可以索要更多的奖学金,但是送上门的奖学金,总不能拒绝吧。

    赵安的确还是有其他想要咨询的事情。于是赵安开口说道:“黄主任,我还有些问题想问你。”

    “你说。”黄主任对于赵安的态度很温柔,在他看来小学生问的问题不外乎上课事件、学校食堂这些问题。

    “黄主任,我想问的是如果在成绩允许的情况下,我以后可以继续跳级吗?”赵安很关心这个问题,他还是想早一点读大学,这样很多事情都可以得到解决。

    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黄主任并不是特别高兴。在他看来赵安太狂妄自大了,太多孩子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他不喜欢这样的学生。

    但是他还是耐着性子解释,只要赵安成绩优秀,他便可以提前参加中考。现在教育局对于优尖生待遇十分优渥。

    “还有一个问题是,我现在没有蓉城的城市户口,我父母都是农民,这会影响我之后读高中和参加高考吗?”

    现在高考制度还是将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分开,农村学必须要先通过甄选才能够参加高考,而城市学生则不需要经历这个过程。

    虽然赵安知道农村甄选这个缓解几年内就会废除,但是这一制度作为高考户籍制度的前身,在未来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上辈子赵安的户籍并不在蓉城,而且学籍也一直属于借读状态。所以高考的时候遇到很多麻烦的事情,赵父赵母工作本来就很辛苦,还为了他高考的事情在老家和蓉城之间多次奔波。

    虽然赵安估计等自己父母在蓉城买房、设立公司,拥有蓉城户口之后,这个问题很大概率上可以得到解决。

    但是他还是想提前弄清楚这件事才行。

    第35章 报名(下)

    这孩子居然是农村出来的?黄主任对于赵安的话感觉到很诧异。

    首先气质上这孩子就一点都不像他印象中的农村学生唯唯诺诺、缺乏自信的样子, 相反谈吐得当,言语之间充满了自信, 如果不是看了赵安的年龄信息,完全不能相信这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

    其次,黄主任也知道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有多么大。难以想象一名农村学生竟然能考到这么好的成绩。

    或许自己刚才对于赵安的看法有失偏颇?

    黄竹开口回答赵安的问题:“这个问题你不用担心,只要进入六中高中读书的学生,都能够在六中参加高考。”

    赵安最关心的两个问题都已经得到了解决和保障, 心中已经放心许多。然后又稳几个其他的问题, 比如晚自习等。

    虽然赵安便转身问计嘉树:“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黄主任吗?”

    “哦!我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计嘉树转过眼睛盯着黄主任。

    黄主任确信自己从计嘉树眼中看出了紧张、慎重, 这个问题对于计嘉树一定很重要。他突然竟然有些担心,希望这个问题不要太麻烦。

    就在黄主任的忐忑之中, 计嘉树开口了:“我想和赵安在一个班可以吗?”

    就这个问题?黄主任屏息了两秒,立刻回答道:“当然可以。到时候会给你们安排在同一个班级, 而且师资力量绝对是最顶尖的。”

    每个老师肯定都会争取好学生, 尤其是像赵安、计嘉树这样的好苗子。但既然学生已经提出了要求, 那他这个招生主任肯定会安排好。

    不对, 这种理由一般不都应该由家长提出来吗?这两位家长完全不说话, 一直是是两个孩子在提问。

    这个时候赵安和计嘉树已经交换了一个眼神, 准确说是计嘉树一脸期待地看着赵安, 然后赵安点了点头。

    “爸, 我们就在六中报名吧。”

    赵安转过身对赵父说道,赵父点头了。计嘉树同样向计父说自己要在六中读书。

    “如果你决定好的话,那就听你的。”

    计父和妻子对于计嘉树学钢琴、跳级、考试这些事情,基本上没有干预。一是他们认为计嘉树的选择并没有什么大的错误, 二是他们一直坚持让计嘉树学会自己思考、选择、负责。

    “那黄主任麻烦帮我们报名吧。”

    没想到这两家人还真的让自己十一岁的孩子做决定。黄主任也没再多说什么,直接拿出登记册,以及报名表。

    赵父和计父继续在一旁聊天,让赵安和计嘉树自己填写相关信息。因为两人都属于特定奖,所以不用缴纳任何费用,只需要八月三十号来报道就可以了。

    报完名后,赵安就回到了家里,等晚上赵母回家后,赵父便洋洋得意地向自己妻子讲述起自己今天去六中帮赵安报名的事情。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