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食神[重生] - 分卷阅读30
以前那块可爱的小纸板前几天突然换成了这块招牌,很多老客人都觉得挺可惜的。
而且他们发现赵母和赵安最近出现的次数也直线下降,很多客人都要经常在问这件事情。
“他们啊,开连锁店去了。”赵父帮客人把卤菜拿起来称量,然后耐心回答。
“啥叫连锁店啊?”这名客人也看到了招牌“叶氏秘卤”四个大字的右下方还印着“连锁一店”几个小字。
“就是分店的意思。只不过我儿子说现在国外都说连锁店,这几个字洋气,就改成了这几个字。”
赵安把卤菜切小后交给了旁边的年轻男子,年轻男子接过卤菜便开始往其中添加着各种佐料。
“老赵,你这生意可以啊,都开始开分店当老板了。”
老客人发出赞叹,这年头人们对于创业的热情相当高涨,不过他看到是一个不认识的半大小子在帮自己调味,立刻出声提醒:“老板,别把味道给我弄岔了啊!”
“放心吧,如果味道不好,你明天来找我,行吧!”赵父自信地承诺道。
一旁的半大小子自然是赵达,黑黑瘦瘦的十六岁青年脸上还带着对于城市生活的陌生与好奇,自然让人有些会不放心。
赵达虽然对于厨艺这方面很陌生,但长期农活经验培养出来的利索,让他能够很快掌握贩卖卤菜的一切。从推销、称量、宰割到调味,赵达越来越熟悉。
其实刚到蓉城的时候,赵达并不是那么乐意做自己二叔给他安排的工作。
毕竟他听说除了工地的体力活以外,也有很多农民能够进入一些大工厂,赵达肯定会更向往工厂。
但赵达也相当懂事,知道这都是这都是自己二伯一家的好意,所以赵达还是先答应下来。
洞察到这一切的赵安再次出动了,刚开始两天,由赵安带着自己大表哥到处参观的时候,就给赵达讲什么叫做连锁店、如何从一名员工逐步沉稳给店员再进一步成为区域经理……
赵安上辈子就认识好几名连锁快餐的高级管理人员,虽然只是在聊天过程之中有所简单的了解,但是用来忽悠90年代的十六岁农村少年却完全足够了。
所以当赵达开始在赵父赵母的帮助下熟悉卤菜摊工作的时候,他表现出了高度的热情与认真,很快就从赵母手中接过了调味的工作。
一开始的时候还会有很多顾客对赵达调产生疑虑,但是他们现在已经习惯了赵达的存在。再加上当他们知道赵达是赵父的侄儿之后,更是把赵达也看作老板之一。
像今天这位客人的问题,已经很少出现了。
一连陪着赵达在北街卤菜摊干了十多天,赵父认为赵达已经能够独立经营卤菜摊。
“达子啊,给你说点事情。”
晚饭后休息了一会,赵父便把赵达叫到饭桌上,赵母和赵安当然也在一旁,毕竟这也算个大事。
“怎么了,二伯。”赵达坐在桌子上。
赵父从一旁拿了一堆钱和一个本子,对赵达说:“这是最近你摆摊赚的钱,已经扣除了卤菜的钱,赚的利润我和你一人一半。”
赵父将钱分为两堆,然后将本子也推给了赵达,给赵达说起了他的想法和具体的情况。
关于如何分钱这件事情,完全与赵安无关。因为赵奶奶从小对于四个孩子就很公平,有什么事情都摊开给四个孩子看,买什么衣服、糖果都是如此。
在四个孩子相继成家、独立出去成户的时候,赵奶奶也是拿出一个本子,给自己的孩子算账。
这已经成为了赵安他们家的传统,赵父在平时生活上对对赵达各种关照,但是在分配收益这方面,赵父就像赵奶奶一样,直接用一个小本子将所有东西都写清楚。
对于自己二伯的举动,赵达也没有任何的意外或者不满。他看了一眼饭桌上的钱,竟然也有接近五十元了。
要知道赵达帮赵父摆摊还不到两个周,这中间已经扣除了赵父的一半,他竟然还能获得这么多钱。
他父母在农村辛辛苦苦,一年到头也就一千多的收入。如果是他一个人摆摊的话,那一个月岂不是能够赚到近200元?
第一次赚到钱的赵达很是兴奋,接过钱之后数了又数,然后才有些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这样有些失礼,说道:“二伯,其实我这几天都没做什么事情,还是二伯母辛苦。”
赵父不在意地挥挥手,说道:“你收着吧,这是应得的。”
赵达在摊子上从来不偷懒。在还没有掌握好调味技术之前,只要有客人来,赵达就会主动介绍卤菜,然后抢过能做的所有工作。
而学会调味之后,赵达更是几乎揽过了所有工作。所以赵父才放心地把北街这边的卤菜摊交给赵达。
“达子,从明天开始你就一个人去北街和菜市场摆摊吧。”
“二伯,这也太快了吧。”
“不快了,反正那边的人都认识你了。”
说这话的时候,赵父向赵母投去了满含歉意的目光。
第37章 帮忙(上)
因为最近赵父要手把手带着赵达熟悉卤菜摊的事情, 所以这边新摊子的事情全部是赵母在负责。
如果仅仅如此,有赵安的帮助, 赵母也不会特别累。但现在赵母每天要烹制的卤菜基本上是过去的两倍,就算现在他们家有了单独的厨房,厨具也进行了升级,但是赵母每天依旧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厨房里。
这已经是赵父他们能找到的最大房子,不过也就七十多平米, 厨房也就两三平。
赵母已经不止一次抱怨过这件事情了, 如果厨房能够再大点好了, 最好能够通风。这样卤制出来的卤菜就可以快速降温,同时也不会让整个房屋里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笼罩着一股卤菜味道。
当然赵母也没有抱怨过要多卤制一份食材, 不仅仅是因为赵达是她的侄儿,她作为伯母的一种责任感。
同时也是因为赵达接收卤菜摊之后, 让他们家的收益又多了不少。毕竟把卤菜卖给赵达, 除了成本以外, 还收取了一定加工的费用。
如果北街那边的生意能够保持现在的程度, 那每个月赵安他们家能够多出近100的收入。
赵父和赵母算是明白连锁到底是个什么什么东西, 原来连锁垫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收益。
如果不是现在赵母根本没有办法卤制更多的食物, 否则他们两绝对会一人一个摊子, 让叶氏秘卤第二个连锁店诞生。
但这仅仅是连锁店的第一个优势而已, 关于其他的有点,赵安并没有选择说出来。
赵母看着赵父的眼神就明白了,心中一阵感动,但是嘴上可不饶人, 说道:“算了吧,别人安安和小树已经帮我把什么都搞定了。”
自己孩子能干懂事,赵父自己是知道的。赵安和计嘉树关系好,他也是知道的。但是计嘉树帮忙是怎么一回事啊?
“别人计嘉树怎么回事啊?”
“你明天来就知道。”
第二天临近中午的时候,赵安家的门突然响了。
赵父还有些奇怪,他们才搬到这里儿,蓉城又没他们熟人,这是谁在敲门啊。接过一推开门,正是背着一个小书包的计嘉树。
“赵叔叔中午好。”
在赵父还在思考计嘉树为什么会知道他们家以及为什么会这个时候来的时候,计嘉树已经礼貌地喊了赵父。
赵父正准备喊计嘉树进门,接过赵母从厨房走了出来,喊道:“小树啊,你来了呀,快进来。赵安在帮我忙呢,你进来吧。”
语气相当熟稔,显然对计嘉树的到来已经习以为常了。
这个时候计赵安也从厨房窜了出来,然后对赵父说道:“爸,你快进来。你在那杵着,别人小树都不好意思进门。”
赵父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一直站在门口,计嘉树根本没法进来。他立刻退回屋里。
“谢谢叔叔。”
等走廊空出来后,计嘉树立刻走进门,然后熟练地从一旁的鞋架中取出一双小拖鞋,然后穿上。
赵父完全没有发现自己家里多了这么一双小拖鞋,很明显这些就是专门给计嘉树准备,还是崭新的。
计嘉树换好拖鞋后,便把书包直接放在黑色的方形餐桌上,然后奔向厨房:“阿姨,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小树啊,不用。你和赵安去休息一会儿吧。还有一会要出门了。”赵母的声音从厨房传来。
赵父看着这一切还在状况外,怎么两个周变化就这么大呢?感觉计嘉树怎么比自己侄儿更熟悉家里的情况呢?
因为北街距离赵父他们这边很遥远,所以早上□□点左右在赵父和赵达就要推着推车出发。午饭也是吃一大早就准备好的饭盒。所以并不知道中午和下午家中会发生什么。
在赵安他们搬家的时候,赵安就提前给计嘉树说过这件事情。计嘉树第一反应便是如果赵安搬家,自己暑假剩下的一个月该怎么办。
于是计嘉树主动提出要来帮忙,虽然计嘉树这一年也长大不少,但是让计嘉树帮忙做体力活,赵安还是不忍心,这不是在雇佣童工吗
不过赵安在搬家整理好的第二天,他就主动去找计嘉树了,带着计嘉树回家里吃了一顿饭。
赵安原本是想告诉计嘉树,接下来一段时间可能没有办法找他玩了。毕竟自己父亲要陪表哥去北街摆摊,新家菜市场这边又是新开张,所以赵安自然要去帮忙,尤其是拉客人。
而且这边菜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各种凉菜商贩都有,想要立足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赵安必须要趁着开学前这段时间,让自己父母新卤菜摊的生意稳定下来才行。
听到赵安这句话的计嘉树,立刻回答道:“那我来帮你和阿姨的忙!”
赵安第一时间自然是拒绝了计嘉树帮忙,大夏天让计嘉树和他们一样在大街上站上大半天,赵安可舍不得。
“这段时间阿姨天天做好吃的给我吃,不让我不帮忙,下次我就不吃饭了!”聪明的计嘉树连理由都已经找好了。
赵安苦口婆心地劝了计嘉树一下午,但是计嘉树也没有松口,当时赵安心中就有一种大事不妙的感觉。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