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太子妃 - 第三百零六章:奢侈大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用网站最新地址(记得收藏)
    夏允瑄顺着她的比划方向看去,转头小声的说道:“快到下元节了,这应该是他们在准备东西。”

    孙筱凝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但是眼里迷茫的神情还是泄露了她不懂得的真相。夏允瑄倒也不着急上船,小声的和她普及起节日来了。

    农历十月十五,是古老的“下元节”。此时,正值农村收获季节,一般几乎家家户户用新谷磨糯米 粉做小团子,包素菜馅心,蒸熟后在大门外“斋天”。又,旧时俗谚云:“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原来道教谓是日是“三官”(天官、地官、水官)生日,道教徒家门外均竖天杆,杆上挂黄旗,旗上写着“天地水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消灾降福”等字样;晚上,杆顶挂三盏天灯,做团子需三官。

    一般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

    民间有俗语: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朝廷是日一般都会有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此外。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还有民间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

    这节日的习俗一般会有焚“金银包”等祭拜祖先亡灵的活动,也就是说民间折红绿纸为仙衣,折锡箔为银锭,装入白纸糊的袋中,正面写“谨言冥宝一封、彩衣一身上献某某受纳”,下书“子孙某某百拜”。背面写“某年、某月、某日谨封”,俗称“金银包”,叩拜后焚化。除此以外。还有其它常见的祭拜祖先活动。

    而且道教专门场所的有关活动,这一天,道观做道场,为民众解厄除困,民众前往道观观祭。并在道观中拜祭下元水官和祖先。

    再有就是祭禹,在水官大帝禹的诞辰日,各地禹庙等大禹纪念场所常有祭祀活动。

    在这一天,人们在家中做糍粑并赠送亲友,蒸麻腐包子等。所以说这节日也是热闹无比的。

    而人们也会在家中拜祭下元水官,相传每逢下元节来临。水官下降凡间巡查人间善恶,为人们解除灾难。家家户户张灯三夜,在正厅上挂著一对提灯。并在灯下供奉鱼肉水果等。

    还有就是“水色”等户外活动,水,和“水官”有关,色,色彩丰富。一般是扎彩船。在河中巡游。水色由此得名。

    “听着还挺热闹的!”孙筱凝微微点点头,脸上没有表现出喜欢的神情。也没表现出不喜欢的神情。这倒是让夏允瑄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他试探着开口说着:“要不我们休息一日再起床,沾沾节日的气氛?”那语气中带着一丝丝的讨好,那小心翼翼的话语,让孙筱凝抬起头看着他好半晌。

    “不了,这节日还是不过了,最近不太喜欢热闹的地方!”孙筱凝摇摇头,表明自己不愿意留下的想法,不过她的话还是让夏允瑄忍不住撇了撇嘴!他可没看出来她有什么不喜欢热闹地方的模样。不过既然她说了不留下,那就不留下吧,反正早一点到了皇宫他也安心一点,所以脸上不由自主的就挂上了开心的笑容。

    孙筱凝对于他在自己身边的表现倒是不点破,反正当做没看到给他点面子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毕竟自己这一入皇宫还是要被夏允瑄罩着的,自己吃人家的喝人家的,没事人家还要哄自己开心,她想想也觉得夏允瑄比较不容易,所以本来存着的刁难之心也慢慢收了起来。

    再说伫立在码头的这艘大船,孙筱凝毫不掩饰看到这船之后的震撼感觉,虽然有点像土包子,也有点像刚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但是孙筱凝还是不掩饰自己的震撼,也不怕被谁笑话!任谁看到这样的恢弘气势的船舶都会是她这样子的反应吧?类似于当年杰克看到泰坦尼克号时候的心情吧?孙筱凝倒是不愿意承认自己这样是杰克看肉丝时候的表情!毕竟自己的眼神还没有那么火热奔放!

    孙筱凝睁大自己的眼睛好一阵的打量,看得夏允瑄一阵的好笑,他拉着她的手说道:“干嘛站在船下?我们上去近了瞧不是看得更清楚吗?”

    听到夏允瑄的话,孙筱凝觉得也还有理,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同意了夏允瑄的提议。得到佳人首肯,夏允瑄立刻感觉胸中一股热气涌出,好似得了天大的好处一般!他用力冲着船上挥挥手,从船上立刻就搭下来一块长板。原本站在他们身后小心伺候的小太监们,立刻快步上前,搀扶着孙筱凝和夏允瑄二人,轻巧且安稳的踏在了长板之上向船上缓缓行近。

    不一会儿的功夫,孙筱凝就被搀扶到了甲板上,虽然孙筱凝一度想要挣脱太监的搀扶自己往上走,可是每动一下这个小太监就吓得好像怎么着了一样,蹭的就跪在自己面前告罪,孙筱凝当然知道不能让夏允瑄开口说话,毕竟会破坏规则的!所以就只能默默忍受了这种做人上人的事情,再也不说其他的什么了!

    上了甲板之后,孙筱凝才仔细看清楚,原来这船上并不是在码头看到的这么简单。除了平常的三层建筑外,船的另一半居然是一座大戏楼,上面一块黑黑的木板上写着“西楼”两字,那字虽只有两个字、又没有题款之类的文字,但是并不妨碍那两个字被写的龙飞凤舞、张牙舞爪的!

    戏楼的高度大概在二十米左右,远远看去没觉得有什么,走进了才觉得这戏楼大的吓人。戏楼共三层,后台化妆楼二层。顶板上有七个“天井”,地板中有“地井”。舞台底部有水井和五个方池。孙筱凝看着这戏楼不仅暗叹,这么取巧的建筑,大概是为了演神鬼戏时,可从“天”而降,也可从“地”而出,还可引水上台。

    她想了想又自顾自的笑开了,自己是不是脑子发烧了?这船上有什么可演鬼神戏的?演了大概也是演的水鬼吧?只不过在海上行驶是不是有点彩头不好啊?她想到这里不自觉的吐了吐舌头,那鬼灵精怪的模样引得夏允瑄又是一阵喜爱!

    相对着戏楼的地方便是他们观景、赏月,吃食还有游玩休息的地方——霞飞阁。只见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大约四十三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连孙筱凝看着都觉得这便是这个时代的建筑精品了。

    霞飞阁由纵横相间的拱券结构组成。建筑外层全部用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看上去显得色彩鲜艳,富丽堂皇。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兽更富特色。远远看去霞飞阁虽极像木结构,但实际上没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砖发券砌成的,没有枋檩承重,孙筱凝不由得乍舌这个年代的建筑水平!

    一楼的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霞飞阁”三个大字,孙筱凝由于见过夏允瑄的字,所以一看就知道是夏允瑄这个瑄帝御笔亲题的。

    门前台阶两侧是的云龙石雕刻着守门狮子,一个踩着孩子跟孩子玩儿,一个趴着滚绣球!孙筱凝为自己的形容感到异常的兴奋!虽然想得很粗俗,但是不得不承认雕这狮子的手艺人的手艺确实是十足的好!

    这一楼,是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内设宝座、御案、掌扇及玻璃屏风。座旁有两只盛水果闻香味用的青龙花大磁盘,四只烧檀香用的九桃大铜炉,其他所陈的铜龙、铜凤、铜鼎等,雕制均极精美。西套间为卧室,东套间为更衣室。室内紫檀大衣柜为瑄帝常用的。

    外边铺设楼梯,走上去就是那风光最好欣赏的场所,俯瞰一切,倒也适合三五朋友吃喝赏景!屋内还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孙筱凝知道这是取意为“*太平”的好寓意! 从上往下看,甲板上的花盆里种植着花卉,植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花满院,寓“玉堂富贵”之意。

    “真是奢侈啊!”孙筱凝扶着栏杆往下看,嘴里还不识闲的说着话,一脸的心疼!

    (紫琅文学)

    </p>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